高铁推出宠物托运服务,“宠物友好”还有哪些期待?
据“中国铁路”消息,4月8日起,铁路部门在京沪高铁部分车次试点“隔离运输、人宠分开、专人看护”的高铁宠物托运服务,铁路12306同步推出“宠物托运”功能,旅客提前2天及以上线上预约,预约成功后可同车托运1只家庭驯养且健康状况良好、单只体重不超过15公斤、肩高不超过40厘米的猫、犬类宠物。
看到这个消息,笔者的思绪一下回到今年上海两会市政府各部门现场办理代表意见时的场景,当时就有代表向申通地铁提出了轨道交通上的宠物携带问题。面对养宠人士提出的公共场合宠物友好理念,工作人员解释了目前轨道交通的规定以及人流量大的现状,在情况表上写下“留作参考”。
4个月过去,铁路部门的宠物托运服务,率先对养宠人士的现实需求做出回应。而看似简单的宠物托运服务,其实牵扯到不少细节。宠物有特殊性,托运必须满足一定的条件,这就需要制定一些规范,比如何种宠物能带上高铁,以何种方式托运,为了确保安全会提供哪些保障,一旦发生意外该如何善后……“隔离运输、人宠分开、专人看护”这12个字的背后,能看到高铁部门认真求解各方诉求最大公约数的努力。
据《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显示,2024年,我国宠物数量超过1.2亿只,其中,宠物犬数量为5258万只,宠物猫数量为7153万只,两者合计数量超过宠物总数量的90%。过去多年,由于宠物不能办理托运随人出行,养宠人群在出游期间面临宠物无人照顾的难题。虽然诸如宠物寄养、上门喂养等新兴服务解决了一部分养宠人士的问题,但也有不少养宠家庭因为不放心第三方托管而主动减少出行频次,这在事实上抑制了消费。
所以,高铁宠物托运服务的推出,不仅给养宠人群带来利好,能有效拓宽高铁营收,也将为做大旅游市场“蛋糕”提供助力,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值得注意的是,从过往的高铁出行数据来看,春运、国庆等重大法定节假日期间铁路运力紧张,在这些时间段协调车厢托运宠物,有可能加剧出行者“一票难求”的局面,这需要铁路主管部门做好预案,兼顾好“宠物友好”与旅客权益。
高铁宠物托运服务的推出,不仅解决了养宠人群的出行难题,更折射出社会治理理念的深层变革。从“留作参考”到积极尝试,公共服务不断拓展“友好”的边界,彰显了城市文明对多元需求的包容与回应。这种转变不仅体现在对特定群体的关怀上,更通过制度创新激活了潜在的社会活力,为消费市场注入新动能。更重要的是,它传递出一个信号:社会的文明高度,往往体现在如何对待每一个细微的诉求。当“宠物友好”从理念走向实践,我们期待更多领域打破固有思维,在平衡各方权益中探索共治共享的新模式。
《高铁推出宠物托运服务,“宠物友好”还有哪些期待?|视频评论》
栏目主编:简工博
来源:作者:解放日报 谢飞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