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魏建军直播中,寻找长城汽车的年轻化基因

长城汽车(本文系紫金财经原创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
不久前的五一长假期间,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刚刚从上海车展结束工作,就在回河北保定的路上,带着团队与 B 站知名 UP 主一起,坐在全新高山 MPV 上,开启了自己的新一场直播。
于是,网上一片打趣声音,说魏老板太卷,放假期间也不闲着。然而这仅仅是魏建军带领长城汽车 " 马拉松式长跑 " 的冰山一角。时间回溯至 2020 年,魏建军在一路高歌中提出振聋发聩的一问:长城汽车能挺过明年吗?彼时长城汽车连续三年业绩没有变化,他嗅到了危险。
这两年,此前很少公开露面的魏建军开始改变。从去年 4 月开始, 60 岁的魏建军下场直播,从此踏上了 " 质量网红 " 之路,频频出现在直播间、媒体访谈等公众场合。
而曾经以 " 稳健保守 " 著称的长城汽车,也在 " 脱胎换骨 ",从换标到 "Hi4"、 "Coffee Pilot",等既科技又前卫的新技术名词不断出现,让长城汽车不再保守,甚至,已经透露出年轻感。
如今,长城汽车在转型中奔跑的 " 马拉松 " 已过最艰难的弯道:2024 年,长城汽车营收突破 2000 亿元,净利润同比激增 80.73%,手握现金 449 亿元创历史新高。
更耐人寻味的是,当同行深陷价格战泥潭时,长城汽车的市占率却从第六逆势升至第五,不卷价格卷质量的策略正在奏效。这家成立 35 年的车企,正在用实际行动证明," 年轻化 " 的标签并非新势力专属,长城汽车这家自主品牌的老将,也在生发出新的活力。
掌舵人直播,从幕后到台前
在如今信息爆炸的社交媒体时代,企业家个人 IP 已经成为企业与用户沟通的桥梁。玩好流量,成为每一家企业掌门人的必修课。而魏建军已经渐渐成为这门课的 " 优等生 ",在过去一年中直播露脸渐入佳境,完成了从 " 低调造车狂人 " 到 " 流量担当小生 " 的蜕变。
2024 年 4 月,魏建军首次直播,实测了长城汽车全场景 NOA,亲自演示车辆在复杂路况下的智能驾驶能力。紧接着同年 5 月,魏建军把股东大会搬进自己的直播间,超过 120 分钟的直播几乎聊到了关于长城汽车的一切,面对犀利的问题,魏建军也不回避,大方回应,一场直播下来,收获了网友颁发的 " 魏实在 " 的称呼。
2025 年,在不久前的上海车展上,魏建军更是行走的顶流,不少人围在在长城汽车展台前,等候魏老板亲手做的咖啡。
车展刚刚结束,魏建军在回河北保定的路上又做起了直播,作为企业掌门人,一屁股坐到了魏牌新款 mpv 的第三排,通过亲自长途实测,带领网友们见证全新高山三排的超大空间,真实传递了 " 老板也能坐第三排 " 的颠覆性设计理念。
魏建军还在直播中回应了 " 长城汽车打死不做增程 " 一事,他说:" 这句话虽然不是我说的,但我也不支持做增程,我们还是支持串混联。" 他还详细解释了原因:主要是为了提升热效率,即便提升 1% 的热效率,也能节省零点几升油,因此长城汽车没有规划增程技术,未来也不可能做增程。
当行业陷入增程技术的集体狂欢时,这种敢于挑战行业共识、尊重客观事实客观规律的姿态,恰好击中了年轻人对 " 真实表达 " 的渴望。
5 月 13 日晚上,魏建军在魏牌高山新车发布会上,再一次打破行业共识。他在针对如今 MPV 市场重商用轻家用的现象时表示:"MPV 已经正式进入家庭时代,MPV 要走进更多的中国家庭。" 并强调:" 我们要打造一款全面、均衡、无死角,能够满足一家人出行需求的好车。"
" 保定魏老板,净说大实话 "。当多数企业高管选择回避争议,关键问题打太极时,魏建军 " 讲人话 "、" real" 的直率风格反而引发了更多共鸣,从而频频破圈。
这种 " 反套路 " 的流量密码,让魏建军意外成为 Z 世代眼中的 " 技术直男 ",其 " 技术型企业家 " 和 " 敢说敢当 " 的企业家 IP 形象,成功打破了大家对传统车企高管的刻板印象,与网友拉进了距离,消解了年龄感,很多网友都直呼 " 魏总没有爹味儿,60 岁正是闯的年纪 "。
长城汽车品牌走向年轻化
不仅是 60 岁的魏建军通过直播变年轻了,曾经以 " 稳健保守 " 著称的长城汽车,也正在通过一系列年轻化举措实现 " 脱胎换骨 "。从换标到新技术命名,从产品定义到营销方式,这家成立 35 年的车企正用实际行动证明 " 年轻 " 并非新势力的专属标签。
2025 年 1 月,长城汽车推出扁平化新车标,将图标下方的 " 长城汽车 " 中文标识替换为英文缩写 "GWM"。既是 "Great Wall Motor" 的缩写,也代表 "Go with more" 的品牌精神,传递出 " 传统与创新共生 " 的理念。
新标以烽火台为设计灵感,通过简洁的扁平化处理,既保留了品牌基因,又体现了全球化战略。这种符号化表达,也符合如今年轻一代全球消费者的识别与记忆偏好。
技术命名的年轻化也同样值得关注。当车企争相用 " 未来感 " 词汇包装技术时,长城选择了年轻人更喜欢的直观接地气的叙事表达。其智能四驱电混技术命名为 "Hi4",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命名为 "Coffee Pilot",以简洁易懂的符号降低了普通用户的技术理解门槛。
其中,Hi4 的 "i" 代表智能,"4" 代表四驱,这种命名方式既传递了技术核心,又符合年轻用户对科技感的追求。
实际上,长城汽车一直在与用户交流。尤其在产品端命名上,哈弗大狗就以具象化的命名打破了行业惯例。这个车型命名是通过 " 一字万金 " 全球征名活动得来的,长城汽车很早便通过 C2B 模式,将命名权交给用户,并成立 " 哈狗帮 " 用户社群,实现从产品到文化的深度绑定。哈弗大狗也成为了年轻用户心中的 " 潮玩单品 "。
在高山新车发布会上,总裁穆峰表示,魏牌全新高山所依托的中大型 MPV 平台,命名权也将再次交给用户,有奖命名的玩法长城汽车玩上瘾了。
在营销层面,长城汽车近年来也在通过跨界破圈强化年轻基因。与《我和我的家乡》合作植入车型,助力珠峰高程测量任务,参与阿拉善英雄会等活动,将品牌与探索、热血等年轻价值观深度绑定。
在户外、露营、咖啡等文化兴起的当下,长城汽车也常常在直播中植入年轻元素,用 " 去精英化 " 的姿态拉近与 Z 世代的距离。这种 " 亲近式 " 营销,让技术不再是冰冷的参数,而是融入年轻一代用户生活中的一部分。
年轻化背后的长期主义
长城汽车的年轻化并非表面功夫,而是其长期主义战略的必然结果。
在 2025 年新年致辞中,魏建军曾说:" 长跑,重要的是不盲目跟跑,要找到自己的节奏,稳下来,才能调整好呼吸,就越跑越顺。做企业也是一样,有战略定力,有自己的节奏。行稳,才能致远。"
这种 " 长期主义 " 在技术和产品层面体现的尤为明显。在上海车展,长城汽车对外展示出来了自己最新产品和技术成果,不论是 Hi4 技术体系还是泛越野品类创新,都让人感受到厚积薄发的力量。
其中,Hi4 技术体系通过双电机串并联设计,实现了 " 全工况效率最优 " ——城市纯电续航 200 公里,综合油耗 1.2L/100km,零百加速 4 秒级。更关键的是,长城汽车构建了混动领域完整的技术生态。
目前,Hi4 技术已完成长城汽车乘用车到商用车的覆盖,其中魏牌凭借 Hi4 实现全系新能源化;坦克品牌通过 Hi4-T 和 Hi4-Z,持续满足用户越野需求;长城皮卡则推出了全球首款越野混动皮卡山海炮 Hi4-T。
据长城汽车 CTO 吴会肖此前透露的消息,科技层面相关研发费用目前约占长城总研发费用的一半。根据长城汽车 2024 年财报数据显示,过去一年,长城汽车研发投入超过 100 亿元,累计授权专利突破 1.7 万件,其中新能源和智能化相关专利占比超六成。
从 2024 年 5 月至今,长城汽车不止一次的强调 " 坚持长期主义 "、" 追求有质量的市场占有率 ",这就意味着,长城汽车的研发投入,也必然要长期坚持下去。
当行业陷入价格战泥潭与转型焦虑时,长城汽车反而构建起了反周期的增长逻辑。根据财报数据显示,2024 年全年长城汽车营收达 2021.95 亿元,同比增长 16.73%;净利润 126.92 亿元,同比增长 80.73%,毛利率提升至 19.51%,创下近 8 年最好水平。
当然,长城汽车 " 追求有质量的市场占有率 " 并非摒弃规模扩张。数据显示,2024 年其市场占有率从行业第六位攀升至第五位,在整体车市竞争加剧的背景下实现位次提升。
这一变化恰恰印证了魏建军 " 有质量增长 " 的战略前瞻,当行业陷入低价换量的怪圈时,长城汽车反而为中国汽车品牌探索出一条兼顾规模与质量的进阶路径。
结语
从魏建军的 " 质量网红 " 出圈,到 Hi4、Coffee Pilot 的年轻化命名;从扁平化车标的符号化表达,到 " 有质量的市场占有率 " 战略,35 岁的长城汽车,正在变得越来越稳健,也越来越年轻。
其背后是长期主义的战略坚持,使长城汽车在行业剧变中保持自己的节奏,既避免了激进冒进,又打破了传统车企的路径依赖。如同在马拉松长跑中,决定最终名次的,从来不是某一时段的冲刺,而是找到属于自己的节奏。
35 年的积淀,长城汽车用实际行动证明," 年轻 " 并非是表象,也不是新势力的专属标签。长城汽车用拒绝跟风的勇气和十年磨一剑的耐心,重新定义了 " 年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