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均30+,排队1000+,黑鸭煲成餐饮流量新王!

总第 4217 期

作者 |  餐饮老板内参   内参君

腾飞的黑鸭煲

# 小龙虾价格暴跌近 50%# 登上微博热搜,已经激不起消费热情,因为人们已经习以为常。

不钟爱小龙虾的年轻人,纷纷迷上诞生在武汉的另一美食——人均 30 元的黑鸭煲。

小红书上,黑鸭煲的笔记超过 1 万篇;在抖音平台上,有关 # 黑鸭煲的话题播放量超 1.2 亿次。

在社交平台上,不断有探店博主发布打卡黑鸭煲和挑战 " 姚克辣 " 的笔记。其中,热度较高的是来自武汉的湖北菜品牌—— " 回味黑鸭煲 · 始于 2006",近期因陆续开出新城首店而引起关注。

黑鸭煲的热度和受欢迎度,究竟有多高?不能仅凭数字一概而论。

" 其实武汉本地人基本不吃黑鸭煲,前几天我去吃过一次,就发现店里大多数都是外地人。而且一直比较火的就是万松园和澳门路两家店,其他都不怎么样。" 一位武汉本地朋友坦言。

而他口中的这两家店,其中有一家就是回味黑鸭煲,这是一家有着近 20 年经营的本地老店,万松园则是本地的美食夜市,是武汉小吃的聚集地,据说这里是从社区小摊升级为必吃街,妥妥的草根崛起。这里流量集中且外地游客居多,逐渐演变为网红小吃街,也顺势带火里面的餐馆。

排队自然成为了常态,有人称自己排队 2 小时多才吃上黑鸭煲,但是评价却不高,比如因为人太多而出现的上餐慢、服务态度差,或者是黑鸭煲份量少、鸭肉柴等等,觉得不值得 100 元定价。

但是,黑鸭煲作为爆品带来的效应,还在继续发酵,除了受到顾客热捧,也被餐饮品牌追随。

在成都,罗妈砂锅(九眼桥店)推出大份黑鸭煲(2-3 人餐),大众点评到店套餐价格是 78.3 元,将黑鸭煲的人均打到 25 元左右;阿遇烧烤推出招牌黑鸭煲,刚开业时一大锅黑鸭煲仅卖 29 元,目前已经恢复到了原价 49 元;而在北京,一家名为石灰石烧鸡公的川菜馆迅速改头换面,不仅跟风上新黑鸭煲,还在大众点评上将名字直接更新为 " 石灰石 · 武汉黑鸭煲 "。

当一个现象级爆品脱颖而出,在部分小有规模的连锁品牌身后,如雨后春笋般的在全国多地出现了黑鸭煲新店,多以小店、档口甚至外卖专门店等形式存在,名字起得也是五花八门。比如柒辣局牛排闷黑鸭煲、郭闯闯正宗小龙虾黑鸭煲 ......

甚至有网友表示," 现在已经有多家食材企业开始研发预制黑鸭煲了。" 或者说 " 预制黑鸭煲 " 正在出现," 我在烧烤店点了一份套餐,不到 3 分钟,黑鸭煲就端上来了,这很难不让人往预制菜方面想。" 一位朋友说道。

黑鸭煲腾飞,全国热度攀升,大品牌 " 黑鸭煲单品 " 陆续出炉," 专门店 " 一个接一个诞生。不得不说,黑鸭煲已然成为 2025 年餐饮圈的现象级爆品。

细扒一下黑鸭煲的走红路径,其实也并非偶然。

黑鸭煲到底有何魅力?

今年上半年,内参君关注到 " 武汉成了新的餐饮网红孵化地 ",近段时间爆火的各类漂亮饭、网红菜品类,如云贵川 Bistro、山野火锅等,几乎都发端于武汉。

赢商大数据针对武汉购物中心的数据研究也显示,来自湖北本地的首店品牌越来越多,武汉正在成为本地品牌的创业起点。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黑鸭煲乘着 " 武汉造星机 ",在一种精致漂亮饭中,以 " 接地气 "" 破烂风 "" 市井小店 " 的差异化风格一骑绝尘。

当然,除了环境背景的支撑外,黑鸭煲自身也踩住了不少当下餐饮走红的 " 风口 "。

其一,爆款基因的拆分与重组。

说起武汉黑鸭,不少消费者脑中浮现的第一印象便是 " 周黑鸭 ",而走红的黑鸭煲实际上就是延续了 " 黑鸭小吃 " 的甜辣口味,再结合上烟火气十足的砂锅煲制作方式,配合各类爆款大单品,如牛蛙、鳝鱼、小龙虾等,组合形成的 " 黑鸭煲 +"。

可以说,黑鸭煲几乎是餐饮界的 " 缝合大师 ",在它身上,你可以找到无数种餐饮界的爆款产品身影。小红书上有网友推荐黑鸭煲时如此评价:" 周黑鸭版本的肉蟹煲、砂锅菜特色的冒烤鸭。"

其二,精准狙击新时代消费需求。

爆款的走红离不开对趋势的精准狙击,黑鸭煲的重口味成瘾味型 + 极致性价比 + 烟火市井风,从味型、价格、环境等方面几乎都在围绕 " 年轻人的消费需求 " 发力。

从目前各地开出的黑鸭煲门店来看,轻正餐的模式,定价多围绕 80 元 2-3 人餐以及 30 元单人餐,既可以满足多人社交场景,又同时兼顾上班族、学生党的单人用餐需求,客单虽丰俭由人,但人均几乎很难超出 60 元。

几十块钱的价格、拍照出品的网红打卡氛围,精准俘获追求新鲜感的年轻人。

而且大部分黑鸭煲堂食门店选址几乎在街边或者夜市,具备外摆空间,伴随着夏日经济和夜宵经济降临,人们更喜欢在店外用餐,满足朋友小聚需求,更有浓浓的烟火气氛围。

其三,地域特色、网红经济、达人流量,三管齐下。

去年底刚刚冒头的黑鸭煲,到上半年蹿成流量新王,必然离不开一定的营销运作。

在各大社交平台上搜索黑鸭煲,能看到不少网红探店博主、美食博主的大力推荐,推荐语也多围绕 " 爆火 "" 全网刷屏 ""xx 终于有了 "" 馋哭 " 等容易吸引读者眼球的关键词。

此外,不少黑鸭煲门店都玩起了 " 吃辣挑战赛 " 的营销手段,以流量和猎奇心理吸引了大量博主、消费者前往。

不过,随着黑鸭煲热度攀升、打卡激增,不可避免的负面评价与吐槽也接踵而来。不少消费者纷纷晒出 " 吐槽 ",口感差、体验差、食品安全存疑 …… 甚至有网友直接发帖避雷," 别来!推荐的全是广!"

黑鸭煲,希望不是一阵风

黑鸭煲乘势而起,但是从全网爆火到大量吐槽,在其身上,有种莫名的熟悉感,让人不禁回忆起当年一炮而火的冒烤鸭。

类似的产品构成,类似的门店模式,几乎一样的营销打法,目前的黑鸭煲,在呈现形式的确和冒烤鸭非常相似。

回看冒烤鸭的发展路径,2023 年一炮而火,热门品牌 4 个月开出 50 多家店,全国各地不同品牌的加盟门店遍地生花,然而到 2024 年中,火了一年多的冒烤鸭便出现了大量倒闭的情况,踩坑入局的加盟商不断叫苦。

前期发展的雷同,也不禁让人发问:黑鸭煲,会是下一个冒烤鸭吗?

至于冒烤鸭走向衰败的结局,本文中不详细展开讨论。(《" 短命 " 冒烤鸭,批量倒闭 ……》)

只是提醒已经入局或准备入局的创业者,需要真正了解和洞悉市场后,谨慎思考后再做决定。

比如,现在市面上传出来的信息是,黑鸭煲创业门槛低,开店成本不高,据公开新闻报道,回味黑鸭煲创始人陈大炮曾在其个人抖音号上透露,回味黑鸭煲(深圳车公庙店)门店约 150㎡,除去转让费和茶水费等费,落地成本在 20 万以内。看似投资门槛低,但门店何时回本难以保证。

又如,黑鸭煲产品的精髓在于口味,而口味在于所使用的秘制酱料。当前市场最受欢迎的甜辣风味虽能快速吸引消费者,但长期来看,单一风味极易导致同质化竞争。

如何做出差异化值得深思,考虑是否需要创新秘制酱料、推出多元化风味的黑鸭煲,又或者是对门店菜单产品搭配进行优化,以黑鸭煲为招牌和引流产品,以其他系列产品作为提高门店额外增量抓手等等。

为避免重蹈前车之鉴,黑鸭煲品牌经营者需跳出 " 网红速朽 " 陷阱,把网红小吃升级为长红产品,从流量单品走向长期招牌产品,才是正解。这就要求品牌强化品质把控,避免陷入卷低价降品质的恶性内卷中。

轮值主编|戴丽芬视觉、插图|季园运营 |菜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