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夫罗夫预感不妙,俄罗斯对中方发出提醒:西方想挑起中印冲突

印巴冲突刚刚结束,拉夫罗夫对华发出重要提醒,西方或将挑起中印冲突,中方率先出击,莫迪政府要硬刚吗?

随着印巴停火协议的尘埃落定,持续4天的印巴战争告一段落,在巴基斯坦的中制武器和顽强抵抗下,印度可以说是损失惨重。印方5架战机被摧毁,其中包含3架价值超2亿美元的“阵风”战机,70多架无人机被击落,巴军还突入印度境内,捣毁了一个价值15亿美元的S400防空系统,并轰炸了印军导弹库、雷达、机场等军事目标。这场冲突表明中国的军工技术正在高超西方,系统化作战的新战术同样在国际领域引发震动,有分析认为,这或许会让域外挑衅势力有所收敛,为亚太地区的和平带来助力,但俄外长拉夫罗夫却有个不好预感。近日在一场俄罗斯外交俱乐部会议上,拉夫罗夫让中国小心,称西方频繁使用“印太”地区来指代亚太地区,目的是获得更多机会,让中印两国爆发军事冲突。

拉夫罗夫的话出于对印度的深入了解,作为世界上的人口和面积大国,印度的野心很大,他们不止一次地提议联合国安理会改革,让印度成为“五常”国家,而近年来印度经济高速发展,其2023年GDP达3.53万亿美元,2024年更是达到了3.84万亿美元,位居世界第四,这进一步助长了莫迪政府的野心。在国际舞台上,印度长期以世界强国自居,十分注重印度的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尤其是在南亚地区,印度的扩张主义思维毫不掩饰,印巴冲突就是例证。西方正是瞄准了印度的心理,美方出台“印太战略”拉拢印度,英国法国强化与印度的合作,其目标就是把印度打造为“一把刀“,在南亚方向牵制中方。

在印巴冲突结束后,按照正常人的思维,印度应当偃旗息鼓、埋头发展,拒绝做西方的工具,但莫迪政府却并不这样。近期由于中国舆论界对巴基斯坦的公开支持,印度在社交媒体上屏蔽了大量中国账号。此外据美总统特朗普透露,印度向美国提出了一项零关税的贸易协议。多种迹象表明,印度仍然把中国作为“假想敌”,为了弥补武器上的弱势,很可能在倒向美国,获取先进的军事装备,以对抗巴基斯坦或中国。

正如上世纪的对印自卫反击战一样,中印爆发军事冲突对两国没有任何益处,只会让美欧坐山观虎斗,凭空削弱自身实力,这是中方选择通过外交途径解决中印边境问题的根源。对莫迪的做法,中国选择主动出击,近日发布公告,增补藏南地区公开使用的24个地名,目的是宣示主权,提醒印度不要挑衅中国。从印巴冲突的遭遇来看,如果莫迪政府继续误判,选择中国为对手,其损失只会更大,未来能否待在台上都是两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