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毓黻文集》首发式在长春举行
2025 年 5 月 16 日上午,由长春出版社出版的《金毓黻文集》在第二届东北图书交易博览会上隆重首发。为了纪念金毓黻先生对史学,特别是东北史学研究领域开拓性的贡献,弘扬金毓黻先生的学术思想和爱国情怀,长春出版传媒集团与长春师范大学、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历经多年的努力,终于完成了《金毓黻文集》的出版工作。

中国出版协会、中国图书评论学会、中国编辑学会和韬奋基金会的领导和嘉宾,金毓黻先生的后人金家琳先生与金玲女士,来自黑龙江、吉林、辽宁和河北等地高校和东北史研究领域的 50 余位专家学者,共同参加了此次新书发布活动。

中国出版协会副理事长、中国图书评论学会会长郭义强
本次活动由长春出版传媒集团总编辑李春芳主持。中国出版协会副理事长、中国图书评论学会会长郭义强先生阐述了《金毓黻文集》出版的重要性,强调了出版行业应自觉承担起文化传承的使命,并对学术界与出版界寄予了厚望。

吉林省社会科学院院长刘立新
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刘立新院长回顾了社科院学者最初整理金先生文集的历程,并强调了《金毓黻文集》中包含大量有关东北边疆史的资料内容,对社科院乃至全省边疆研究都是重要的参考依据。

长春师范大学副校长宫炳成
长春师范大学宫炳成副校长在发言中强调《金毓黻文集》作为长春师范大学 " 特博项目 " 的重要成果之一,不仅标志着学校在新文科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更进一步促进了学科间的交叉融合,丰富了东北历史文化的研究内容。
东北师范大学李德山教授和通化师范学院耿铁华教授分别对金毓黻先生的学术成就和贡献给予了高度评价。《金毓黻文集》主编、长春师范大学姜维公教授向与会者介绍了文集的出版历程。

东北师范大学教授李德山

通化师范学院教授耿铁华

长春师范大学教授姜维公
长春出版传媒集团还向金毓黻先生的后人赠送了 1929 年《长春县知事张书翰聘任金静菴为县志局正编纂的函》档案复制件。


活动最后,主办方长春师范大学、吉林省社会科学院、长春出版传媒集团领导和金毓黻后人共同向吉林省图书馆、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图书馆、长春师范大学图书馆、吉林大学图书馆、东北师范大学图书馆各捐赠了一套《金毓黻文集》(全 34 卷)。

据长春出版传媒集团董事长郑晓辉介绍,《金毓黻文集》(34 卷)是 " 十三五 " 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和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金毓黻文集》全面反映了金先生在史学、文学、小学、金石、文献、考古、历史地理等诸多学科的精深造诣,金先生严谨治学的经验和方法亦为后学之榜样。《金毓黻文集》的整理与出版,是一项开拓性的工作,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文献价值。

《金毓黻文集》(34 卷)分为三个部分:著作编、论文编以及日记编。著作编包含 6 卷,第 1 卷《中国史学史》、第 2 卷《东北通史》(上编)、第 3 卷《渤海国志长编》、第 4 卷《辽东文献征略》与《东北文献零拾》、第 5 卷《辽陵石刻集录》与《辽海书征》、第 6 卷《中国史》《宋辽金史》以及《东北古印沟沉》。论文编共三卷,搜集金先生撰写的论文 197 篇,分为文献文物考订、史学史及历史编撰、唐宋辽金史研究、东北史总论、书目提要及序跋、人物传记及年谱、论学论政杂俎,以及其他论文。著作编、论文编在尊重原文内容和结构的基础上,采用简体横排、新式标点的方式,每篇(章)后加校勘记,勘校讹误,说明版本的情况等。
日记编共分 25 卷,涵盖了第 10 至 33 卷的《静晤室日记》手稿影印本,以及第 34 卷的《静晤室日记索引》和《金毓黻学术年谱》。金毓黻先生的日记手稿 《静晤室日记》 是金毓黻先生的长篇读书治学札记,记录时间为 1920 年 3 月 6 日至 1960 年 4 月 23 日,历时 40 年,计分 169 卷,装订成 17 函、170 册,共约 550 余万字 。该日记不仅记录了金毓黻先生的日常生活、时事政治、读书笔记、治学心得等内容,还包含了大量的古史珍籍、论文、著作、讲话、书札等,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和史料价值, 为研究其学术思想与成果提供了极为珍贵的原始资料。
金毓黻先生是中国近代东北地区史学研究的佼佼者,是中国当代东北地方史研究的主要开创者和奠基人,于右任先生曾盛赞其为 " 辽东文人之冠 "。金先生在中国史学史、中国东北史、东北民族史、东北古文献学、东北考古学等诸多领域卓有建树,其学术观点至今仍在中外学界具有重要影响。金先生一生著述甚丰,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其中《中国史学史》《东北通史》《宋辽金史》被公认为其代表作。
金毓黻先生与吉林省及长春市之间存在着深厚的联系。自 1921 年至 1928 年,金先生在吉林省度过了超过八年的时光,期间他致力于研究地方历史与地理,为后世对东北地区文献及历史的研究开辟了道路。1921 年春季,金先生离开黑龙江,前往吉林担任永衡官银钱号总文书一职,未满半年,又兼任吉林交涉署第一科长及秘书。1922 年 7 月,他迁至长春,担任吉长道尹公署总务科长。1923 年,金先生出任吉林财政厅总务科长。1925 年 5 月 17 日,他再次担任吉长道尹公署总务科长,并于次日兼任长春电灯厂厂长。至 1928 年冬季,金先生离开长春,前往奉天任职。
金毓黻先生对学术研究怀有深厚的热忱,正如他在个人日记中所表述:" 我本为一介书生,酷爱阅读,不幸涉足政坛,与政治的联系却甚为疏远,这一点外界鲜为人知。在我国数千年的传统中,学而优则仕,仕而优则学,学术与政治之间并无清晰的界限。因此,学术界人士往往不得不投身政界以谋生计,实际上将此作为谋生的手段,并非出于真正的兴趣。" 在吉林省任职期间,金先生利用公务之余,致力于搜集地方文献资料。除了参与编纂《长春县志》和《辽阳县志》之外,他还在 1927 年编辑并出版了八卷本的《辽东文献征略》。金先生逝世后,其大部分手稿最终被收藏于现今的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图书馆。
《金毓黻文集》首次以全面、系统、完整的方式梳理了东北史学巨擘金毓黻先生的著作。该文集的出版不仅有助于深入理解金先生毕生的研究工作与学术思想,而且对于研究中国近代史以及近现代史学史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它成为传承和弘扬金先生史学思想与爱国精神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吉林省史学研究和出版领域的一项具有开创性意义的成果。
来源:长春出版社
编辑:王奇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