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中方高层刚离开,临走前送普京8个字,乌克兰突然对中企出手了

据北京日报报道,路透社记者提问,俄罗斯总统普京提出5月15日在伊斯坦布尔与乌克兰举行直接会谈的建议,正值中俄领导人会谈之后不久。请问这之间有何关联?外交部发言人表示,我们此前已经详细介绍了中国领导人访俄的有关情况,中方也发布了有关活动的消息稿,你可以查阅。外交部发言人强调,中方从冲突爆发第一天起就坚持劝和促谈,支持对话谈判解决危机,强调各方应为俄乌双方恢复直接对话创造条件,中方的立场是一贯明确的。

俄罗斯总统普京(资料图)

为啥普京会做出这样的呼吁呢?一方面,俄乌冲突持续至今,已经给双方都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另一方面,之前美方充当中间人调停,可效果不太好。毕竟俄乌冲突背后,美方也没少“出力”,而且美方还想拉拢俄方,传话的时候难免会隐瞒些信息,导致谈判存在偏差,推进不顺利。相比之下,直接谈判优势更大。再者,中方在俄乌冲突期间,不断奔走劝和促谈。中方倡导并坚持共同、合作、可持续的全球安全观,中方的积极态度或许影响了俄方的决策。

中方释放的友善信号,相信俄方已经收到。在谈及陷入僵局的俄乌和谈议题时,中方倡导并坚持共同、合作、可持续的全球安全观,俄方随即就表达了愿意不设前提条件开启和谈,以达成公正、持久和平协议的态度。有分析认为,普京政府愿意在和谈问题上作出“让步”,一大原因是中方愿意为各当事方达成和平协议贡献力量,这让俄方有底气应对外部挑战。值得一提的是,中方的好意虽然获得了俄方认可,但冲突当事方之一的乌克兰对此并不领情。

5月10日,泽连斯基宣布,针对在俄罗斯、伊朗、中国和乌兹别克斯坦注册的74个法人实体实施制裁。其中68家企业在俄罗斯境内注册,三个在乌兹别克斯坦,一个在中国,还有两个在伊朗。这些企业均来自工业领域,专门从事关键行业,如航空和航天工业、汽车制造业、零部件生产、国防工业和化工产品。制裁有效期为10年,传统上包括冻结乌克兰境内的资产、吊销许可证、正式调访、禁止转让知识产权,以及终止贸易协定、文化交流、科学合作和剥夺所有获得过的乌克兰国家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