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王毅与巴外长承诺了一句话,莫迪很识趣,印巴已确定撤军时间

"和平不是没有冲突,而是有能力用和平的方式解决冲突。"

5月的南亚,火药味渐散,硝烟未远。当巴基斯坦副总理兼外长达尔与中国外长王毅在北京握手时,印巴边境的枪炮声正逐渐停歇。据多方消息证实,印巴双方已达成协议,将在5月底前完成冲突增援部队的撤离。这场被称为"几十年来最严重"的边境对峙,为何在中国表态后迅速降温?莫迪政府又为何突然"识趣"撤军?

一、中巴"铁杆"承诺:一句话的分量

5月20日,北京钓鱼台国宾馆的会谈桌上,王毅外长的一句承诺引发国际关注:"中方将一如既往坚定支持巴方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这不是外交辞令,而是有实质内容的战略背书。

会谈细节显示,巴方特别感谢中方为停火促和作出的"重大贡献"。值得注意的是,就在会谈次日,阿富汗外长突然抵京,中阿巴三方举行非正式会晤,达成包括互派大使、加强反恐合作等关键共识。这一连串动作,彻底瓦解了某些国家试图孤立巴基斯坦的算盘。

巴基斯坦外长达尔(资料图)

军事观察家指出,在此次冲突中,巴军使用中国提供的现代化作战系统,在信息化对抗中完全压制对手。特别是空中交锋时,某型先进战机对阵印度主力机型时"完虐"的表现,让新德里意识到军事冒险的代价。

二、莫迪的"识趣":从强硬到妥协的180度转弯

就在达尔访华的同一天,印度突然宣布恢复与巴基斯坦的每日边境降旗仪式。这个被称为"和平风向标"的仪式,在冲突爆发后曾被单方面暂停。更关键的是,印方高级官员向媒体透露,双方已同意在5月底前撤回所有增派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