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势万物互联与AI浪潮,鸿蒙电脑如何实现生态突围?
2025年3月20日,华为在Pura先锋盛典暨鸿蒙智行新品发布会上透露,搭载鸿蒙操作系统的首款电脑产品将于5月亮相。这款被称为“鸿蒙电脑”的产品,标志着华为正式将自研操作系统推进到PC端。
推动这一决策的背景有其现实考量。随着微软对华为Windows授权在3月底到期,华为面临PC操作系统“断供”风险,转向自主操作系统成为必然选择。与此同时,国产软件和硬件的生态发展也正呼唤一个更安全、自主的操作系统平台。鸿蒙电脑的出现,回应了这一产业趋势,也为中国PC操作系统市场提供了新的选择。
5月8日,华为在深圳举办鸿蒙电脑技术与生态沟通会,介绍鸿蒙电脑在操作系统和生态方面的新进展。这也是鸿蒙操作系统在电脑端的首次亮相。华为终端BG平板与PC产品线总裁朱懂东表示,鸿蒙电脑历经五年布局,集结10000多名顶尖工程师,联合20多家研究所,积累超2700项核心专利,持续构筑鸿蒙办公新体验。
从2021年鸿蒙电脑原型机开始,华为历时五年打磨,正式推出搭载鸿蒙操作系统的鸿蒙电脑,使华为“1+8+N”全场景生态更加完善。从鸿蒙手机、鸿蒙平板,到鸿蒙电脑,朱懂东在会上宣布:“华为智慧办公全新升级为鸿蒙办公,华为终端全面进入鸿蒙时代”。
多端协同与AI加持,重塑PC体验
长期以来,全球桌面操作系统格局高度集中,Windows和macOS几乎主导整个市场。国内许多操作系统虽不断尝试突围,但多数基于Linux内核改造,生态积累和系统体验方面难以与主流系统相比。此次,鸿蒙电脑从内核层全栈自主研发,从0到1构建,搭载了首个面向大众的国产电脑操作系统,试图打破以往的“跟随路线”。
从产业视角来看,自主研发操作系统不仅是技术层面的探索,也是保障信息安全、支撑数字基础设施的重要环节。鸿蒙电脑的发布,意味着中国厂商正在推动PC领域的基础软件向深水区前行。
在全球科技竞争日益激烈、技术合作面临诸多不确定性的背景下,鸿蒙电脑将加速国产自研软件的研发和应用。而面对Windows和macOS的垄断局面,鸿蒙电脑如何突围?万物互联和AI浪潮带来了弯道超车的机遇,有望“后来者居上”。
首先,鸿蒙电脑在系统能力方面的主要特征之一是“多端协同”。此前,华为在手机、平板等终端已实现分布式能力的应用,此次延伸至PC端,进一步拓展了操作系统在多设备场景下的使用边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