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1寮€闂ㄧ孩 聽 杈板畨绉戞妧钀ユ敹鍑€鍒╁弻鍙屽�闀匡紝鍚堣偉鍥借祫鍒涙姇鍏ヨ偂

城市安全与应急管理头部企业辰安科技29日披露了2024年年报与2025年一季报。尽管2024年公司业绩受到多种因素影响,但2025年第一季度在营收和利润方面均实现了较去年同期的较大幅度增长,加上近期多项政策东风频频吹向城市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领域,以及合肥国有资本创业投资入股,辰安科技有望在2025年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2024年报:签约额同比增长近40%,现金流有所改善

辰安科技创立于2005年,是清华大学公共安全研究院的科技成果转化单位。自成立以来,依托清华大学雄厚的科研力量,成为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行业的领军企业。凭借在AI大模型、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BIM、GIS等先进技术上的深厚积累,辰安科技针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四类突发事件,构建了一套完整的事前风险评估、监测预警、预防准备,以及事中、事后指挥调度、处置救援的全流程解决方案体系,为国内外用户提供大安全、大应急方面的软件、装备与服务,全面提升公共安全保障能力。

在主营业务布局上,辰安科技构建了多元化且协同发展的业务体系,具体包括城市安全业务、应急管理业务、装备与消防业务、消费者业务与海外公共安全业务。

辰安科技2024年年报显示,受2024年初存量合同不足、部分项目落单延迟及市场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公司营业收入和毛利率有所下降,公司主营收入为14.01亿元,各项减值损失也对净利润产生了一定影响。尽管如此,公司在2024年也积极作为,紧抓公共安全与应急产业和城市生命线安全产业政策发展机遇,积极开拓市场,推进产品技术创新,优化治理与管理能力,全年签约额同比增长近40%,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显著改善。

合肥国资创投入股,推动更多城市安全项目落地

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辰安科技的股东结构发生了引人注目的变化,合肥国有资本创业投资有限公司跻身前十大股东之列。

资料显示,该公司成立于2024年6月,注册资本5亿元,是合肥市建设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合肥建投集团作为合肥国资三大投资平台之一,主要职能包括城市重大项目建设投融资、城市基础设施重点项目建设、战新产业投资运营、城市运营服务保障等。其已从传统的政府融资平台,成功转型为服务城市建设和运营、引领产业发展的国有资本投资试点公司,形成了“筹资-投入-管理-退出”有序结合的产业投资良性循环,引领战略新兴产业成功打造“合肥模式”。

此次合肥国有资本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战略入股辰安科技意义非凡。从产业协同角度看,辰安科技作为公共安全与应急领域的领先企业,联合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在合肥市落地了全国首个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被国家相关部门总结为“清华方案·合肥模式”。合肥国资的入局,有望进一步强化辰安科技在本地及全国范围内城市安全项目的拓展,借助国资背景获取更多项目资源与政策支持,推动城市安全产业的深度发展。

2025年一季报:营收与利润双增长,多重因素驱动业绩上扬

进入2025年,辰安科技的业绩迎来显著改善。一季报数据显示,公司营业收入为2.00亿元,同比增长55.76%;归母净利润虽仍为亏损状态,但亏损幅度大幅收窄,为-3389.71万元,同比增长41.32%。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5,906.43万元,较上年同期的负值实现大幅改善,同比增长140.58%。

一季报指出,公司业绩改善得益于多方面因素,整体上得益于辰安科技积极推动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不断巩固行业竞争优势,同时全面实施降本增效措施,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并加大市场开拓力度。

在产品研发与技术创新上,公司加速推进新产品研发与市场推广,不断增强核心竞争力与行业影响力。一方面,积极响应深化央企“AI ”专项行动要求,大力推进大模型 AI智能体赋能行业发展。持续迭代优化“星辰·辰思”公共安全行业大模型,全面拥抱DeepSeek等主流大模型,集成视频AI算法、时序数据分析算法及公共安全知识图谱等核心技术,搭载270余个灾害仿真机理模型及情景推演引擎,构建“N智”能力体系,实现业务场景需求驱动下的大模型智能化应用。基于DeepSeek打造第三代辰思智能体,实现智能体推理能力优化和多智能体协作系统的构建。另一方面,通过AI深度赋能产品和服务创新升级,推进新产品打造和核心产品持续迭代升级。

在科技消防领域,全资子公司科大立安推出“空地一体化”智能灭火平台,涵盖无人机和机器狗智能消防产品,突破超高层建筑以及复杂地形环境消防灭火瓶颈,以“人机协同、安全高效”的灭火新模式助力智慧城市安全体系建设,为公司业务发展注入新动能。

在城市安全领域,持续推进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核心硬件终端产品和系统平台迭代升级,攻克高灵敏度激光燃气探测器、供水泄漏定位智能球、亚毫米级管道内检测机器人等核心装备技术,打破国外垄断,关键器件实现100%国产化,性能指标国际领先;城市生命线安全监测预警系统,率先开创多领域协同感知与靶向预警模式,推动城市安全治理从“被动应对”向“主动防控”转型,于2025年3月荣获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创新成果奖一等奖。

与此同时,公司全面实施降本增效措施,严格控制各项费用支出,优化内部管理流程,有效提升了运营效率。并且持续加大市场开拓力度,积极把握公共安全与应急产业和城市生命线安全产业政策发展机遇,促使业务订单量显著增加,有力推动了营收快速增长。

政策东风劲吹,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市场空间广阔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的关键之年,辰安科技所处的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行业迎来诸多政策利好与发展契机。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拟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1.3万亿元,比上年增加3,000亿元,围绕扩大有效需求,扎实推进“两重”建设,加力支持“两新”工作。住房城乡建设部表示,未来五年,将以需求为导向、以项目为牵引,建立可持续的城市更新模式和政策法规,加快实施城市燃气、供水、排水、污水、热力和地下综合管廊“五网一廊”更新建设。据官方报道,预计未来五年需要改造的城市燃气、供排水、供热等各类管网总量将近60万公里。

上述这些政策规划均对应辰安科技城市安全业务板块的相关产品与服务,必然将产生巨大的市场需求与业务拓展空间。同时,《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加强公共安全治理,强化基层应急基础和力量,强化应急管理和安全生产,开展燃气、电动自行车等安全隐患全链条专项整治等政策导向,也与辰安科技的应急管理、装备与消防等业务高度契合,为公司在这些领域进一步深耕市场、提升份额提供了政策支撑。

展望2025年,辰安科技将继续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充分发挥与中国电信的协同效应,紧抓超长期特别国债、“两重”“双新”和城市更新以及基层应急能力提升等政策机遇,加速全国市场布局与覆盖。

辰安科技将将紧扣国家战略,深化与中国电信协同,把握超长期特别国债等政策机遇,加速全国市场布局;聚焦公共安全领域,以 AI 技术驱动产品升级,强化差异化优势,深化科技合作,提升创新能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助力 “平安中国” 建设。

本文源自:金融界上市公司研究院

作者:澜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