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再生能源七大健康益处
参考消息网5月9日报道 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经济新闻网4月22日刊登一篇文章,标题是《可再生能源的七大健康益处》,作者是瓦莱里娅·罗曼。编译如下:
4月22日是联合国确立的世界地球日。今年地球日的主题是“我们的能源,我们的星球”,呼吁人们共同实现《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八次缔约方大会(COP28)设定的2030年目标: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增至三倍。如果实现这一目标,将为全人类健康带来7项具体益处:
1.目前,38亿人口的人均年耗电量在1000千瓦时以下,尚未达到现代能源最低标准。可再生能源可改变这一现状,从而提升人类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
2.减少化石燃料燃烧造成的空气污染,能显著降低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疾病风险,包括哮喘、支气管炎、心脏病和中风。
3.女性尤其易受空气和水污染的不利影响,这些威胁与乳腺癌、卵巢疾病及孕产并发症风险上升相关。
4.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有助于缓解关键气候风险,如热浪、洪水及登革热等传染病的传播。
5.通过减轻与污染、气候变化、噪声污染和环境灾难相关的压力与焦虑,可改善心理健康。
6.减少水污染并提升水质,能降低腹泻、伤寒、细菌性痢疾、甲型肝炎和小儿麻痹症等疾病风险。
7.降低污染相关疾病的医疗成本,可缓解医疗系统压力并减少医疗支出。
向可再生能源转型对公共卫生具有直接影响,特别是空气质量方面。
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显示,全球每年约700万人因空气污染过早死亡。这些数据凸显改善空气质量的紧迫性,而可再生能源是化石燃料的最佳替代方案之一。
该卫生机构强调:“减少化石燃料燃烧造成的空气污染,可显著降低哮喘、支气管炎、心脏病和中风等呼吸系统与心血管疾病风险。”这表明可再生能源不仅造福地球,还能通过提升城市宜居性与安全性促进人类健康。
多年来,可再生能源生产成本一直高于煤炭和石油。随着科技发展,这一局面彻底改变。国际可再生能源署报告显示,在多数国家,太阳能和风能成本已低于最便宜的化石燃料。此外,可再生能源行业已成为重要就业领域。
流行病学家、秘鲁卡耶塔诺·埃雷迪亚大学副教授兼《柳叶刀·倒计时》拉丁美洲项目主任斯特拉·哈廷格向本网解释:“人类正处于能为所有人群(特别是最弱势群体)生产低成本可再生能源的历史节点。”
她表示,这将“减少家庭烹饪使用的生物质燃料燃烧,降低空气污染及其对心脏病、哮喘等疾病的负面影响”。
拉丁美洲的可再生能源应用呈增长趋势。世界气象组织数据显示,2024年该地区69%的能源来自可再生能源。
阿根廷自然资源基金会气候政策协调员卡米拉·默丘里向本网表示:“必须宣传可再生能源对人类健康的益处。”
专家警告说,可再生能源开发必须考虑当地社区参与。阿根廷国家科学与技术研究理事会空气质量研究员恩里克·普利亚菲托认为:“当前关键在于以整体视角看待能源问题。”虽然需要进一步发展可再生能源,但“不应以不环保的方式开采稀土矿物,必须全面评估整个生命周期”。(编译/韩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