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关税休战第一周,外贸人从惊魂未定到订单爆火
作者 | 欧雪
编辑 | 袁斯来
有生意已经变得有些萧条的货代,忽然收到近百封邮件。客户都在催促他们 " 赶紧安排出货。" 有些地区的货仓预定已经到了五月底。
" 空运的价格是在上涨,还能订到。船公司可能会滞后点。" 一位跨境物流服务商告诉硬氪。
所有人都在抢时间。
5 月 12 日,中美经贸高层经过密集磋商,终于就关税问题达成阶段性共识。
从美方举措来看,美国宣布此前对规定中国商品加征的 24% 关税进入 90 天暂停期、保留 10% 关税。同时,4 月 8 日和 4 月 9 日相关行政令涉及的加征关税也被取消。还有,此前美国还因 " 芬太尼问题 " 对中国商品加征 20% 关税,所以在达成共识后,美国对中国商品加征的关税为 30%。
" 这 90 天是 B2B 企业难得的缓冲期。" 新东方工贸 CEO 朱秋城告诉硬氪。货主们都在抓紧利用 90 天的关税政策窗口期发货付运,消化此前因高关税政策积压的库存。
贸易追踪商 Vizion 数据显示, 5 月 5 日到 5 月 14 日,从中国到美国的集装箱运输平均预订量飙升 277%。
事情的走向还远未确定。工厂和港口的忙碌背后,仍然残留着不安和惶恐。" 惊魂未定是我目前最大的想法。" 朱秋城坦言。
工厂 24 小时连轴转,实际上是在出清风险,应对未来可能发生的变数。而跨境电商卖家们,更多还在静观其变。
"90 天暂停期后,24% 关税是否延续不明确,商家难以制定长期稳定的生产和销售计划。" 深商研究会执行秘书长王与剑告诉硬氪。
但能确定的是,起码在这 3 个月,绕在商人们脖颈上的绳子短暂放松。在这段时间,整个外贸行业,都希望在失序中寻找到些许可控感。他们绝不会放弃任何可能性。毕竟,企业家精神在任何时代都不会湮灭。
暂时的平静
" 外贸 B2B 企业暂时缓过来了。" 朱秋城在接受硬氪采访时表示。
今年以来,关税政策对中小型工厂冲击尤为明显,特别是那些产品处于产业链中低端、且单一依赖美国市场的 B2B 企业。部分美国进口商在贸易紧张期,甚至已转向其他国家采购。
朱秋城观察到,有工厂仅凭 10% 定金就可以为老客户生产货物达 40 多个货柜,却因关税突然大涨遭遇客户直接弃单。今年五一假期后,在服装等劳动密集型行业,不少工厂直接停工,停产周期从 15 天到一个月不等。
根据硬氪此前了解,大多数公司在美国的备货都在一个半月左右。也就是说,中美互降关税时,正好很多公司库存消耗殆尽。许多 B 端企业都在紧抓这段政策窗口期,争分夺秒地加大出货力度。

(图源 /Pexels)
相比出货量庞大的工厂型企业,跨境卖家身姿相对灵活。深圳乐能创新技术有限公司财务总监何冬冬就告诉硬氪,他们 C 端客户的需求变动并不明显。最重要的是,由于关税加征与取消的间隔较短,此前公司为应对加征关税而提前备货的海外仓库存仍在消化。
关税目前下降固然是利好消息,但很多人还是不敢有太大动作。
何冬冬向硬氪表示,此前关税上调时,公司产品价格普遍上涨了 5%-10%。而这次关税暂时下调后,公司不会考虑立马降价。
实际上,他认为市场整体价格也不会立即反应,其后续走势将取决于行业动向——若头部企业率先恢复折扣、降价等举措,则可能带动市场价格下调。
海外仓成为解药
" 这 90 天内应该美线各种仓库都是供不应求的状态。" 部分货代告诉硬氪,不少客户都想在窗口期多备一些货到美国海外仓。
一个明确的趋势是:跨境电商将会进入全球采购 + 本地化交付的时代,产品原产地属性将逐渐淡化。
也就是说,卖家必须在当地仓储,自己负责尾程物流交付的环节。过去中国直接空运到美国发货的方式会逐渐淡出。
很多卖家也意识到了这一转变。
这次受影响最小的,就是有本地货盘的商家。朱秋城公司很早就建立了美国海外仓,目前海外仓库存充足,能够支撑未来 3-4 个月的正常销售。因此,这次关税调整对公司业务影响不大,日常发货照常进行。
可以说海外仓已经变为做跨境生意的必选项。一些海外仓会针对中小卖家推出 " 一口价 " 报价模式,分享教学素材让卖家学习基础知识。
根据谷仓海外仓反映,2024 年美国的仓库租金对比 2021 年以前基本翻了一倍。随之而来,海外仓之间的竞争也会加剧,除了传统物流公司,甚至私人货代都会在美国租仓库。

(图源 /IC photo)
海外仓企业早就准备好迎接涌入的货流,包括提高中小包的占比,并建设专门的小件自动化仓库。
朱秋城告诉硬氪,海外仓早就不局限于传统仓储服务。很多 3C 企业在海外仓开展产品维修业务。未来,海外仓还会提供保税服务、本地化生产等增值业务。
往海外仓备货算是当下的权宜之计,没办法从根本解决关税带来的成本波动。但卖家们已经做好最坏打算——无非是恢复到此前 145% 的关税水平。当前 90 天缓冲期针对的是剩余 24% 的关税部分,即便最终执行,整体税率也仅为 34%。
" 保持战略定力至关重要。" 何冬冬说," 毕竟硬脱钩带来的损失对美国而言同样难以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