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特朗普下通牒,不到48小时,伊朗低头交出最后底牌,中国也被波及

面对特朗普下达的通牒,伊朗服软了吗?日前伊朗交出最后底牌,为什么伊朗会低头?

日前,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的高级政治、军事和核顾问沙姆哈尼明确表示,伊朗将承诺永不制造核武器,销毁其可用于武器化的高浓缩铀库存,同意只将铀浓缩至民用所需的较低浓度,以换取伊朗的所有经济制裁被立刻解除

作为哈梅内伊的顾问,沙姆哈尼的表态意味着伊朗面对美国已经低头并交出最后底牌,只要能够取消对伊朗的制裁,伊朗愿意永久性放弃拥核的可能。乍一看,伊朗似乎是“怂”了,但真相其实并非如此,伊朗这么做的背后有着长远的外交和战略考量,为什么这么说呢?

就在沙姆哈尼本次表态不到48小时之前,正在访问中东的美国总统特朗普喊话伊朗,称当前形势很危险,如果伊朗再不和美国就核问题达成协议,自己就要实施制裁,让伊朗石油出口归零。伊朗的服软,是因为被吓到了吗?并非如此。

诚然,特朗普的表态看似非常强硬,但如果大家结合此前特朗普的表态,就会发现,特朗普已经微妙地退让了。此前特朗普也曾威胁过伊朗,如果伊朗再不和美国就核问题达成协议,自己就要轰炸伊朗。从轰炸威胁到制裁出口,威胁力度明显下降,而且就在日前还传出消息称,被特朗普调往印度洋基地的6架B-2隐形战略轰炸机已经撤离

此前面对轰炸威胁,伊朗都只是和美国开启了间接谈判,此刻又怎么会因为制裁威胁就服软呢?更何况,美国也不太可能做到让伊朗的石油出口归零,美国能拦得住伊朗石油出口到中国吗?显然不行,事实上,美国制裁伊朗,中国也被波及到了,就在近期才有报道称,美国制裁第三家涉嫌采购运输伊朗石油的中国炼油厂。但就这种制裁,中方如果要和伊朗合作,特朗普根本拦不住。

所以,伊朗这次服软,跟特朗普的威胁关系不大,真相是怎么回事呢?在于以色列。截至4月底,其实美国和伊朗已经进行了三轮间接谈判,参考同期外媒有关报道,为了尽快和伊朗达成协议,特朗普所开出的条件反倒不算过分,仅仅要求伊朗将本国所拥有浓缩铀丰度控制在3%左右,因为一般民用所使用的浓缩铀也就在这个水平,研发原子弹必须要有丰度超过90%的武器级浓缩铀。

虽然特朗普的诸多政策很受争议,但不得不说,仅要求伊朗限制浓缩铀丰度,还是比较合理的。但在4月底,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突然跳出来,宣称必须要拆除伊朗所有核基础设施,还要废掉伊朗的弹道导弹。内塔尼亚胡提出的这些,完全就是伊朗无法接受的,因为这意味着伊朗不仅无法发展核电工业,甚至连主动进攻能力都不具备,未来伊朗必定受到以色列的倾轧。

很可能正是因为内塔尼亚胡提出的要求,导致美伊原定于本月初的间接谈判,被延期到11号,而在这轮谈判中,美方果然施压伊朗拆除所有核设施,伊朗拒绝,于是有了这次特朗普中东之行期间对伊朗下通牒一幕。大家可以发现,本次沙姆哈尼所开出的条件,基本符合特朗普在以色列搅局以前的诉求。

在此我认为,伊朗之所以急着交出最后底牌,是在抢时间。虽然特朗普响应了内塔尼亚胡的部分诉求,但特朗普对以色列应该也心存不满,本次他的中东之行就没有到访以色列。正因如此,伊朗连忙“顺从”美国,因为如果继续和美国针锋相对,很可能促使美国和以色列摒弃分歧,走到一起,这对伊朗而言是最糟糕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