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利好释放,离岸人民币汇率大反攻

5 月以来,人民币汇率表现持续亮眼。5 月 26 日,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持续走高,盘中升破 7.17 关口,最高升值至 7.1614 元,创下自 2024 年 11 月 8 日以来的新高。

这一显著涨势引发市场广泛关注,业内认为,此轮涨势由国内外因素共同驱动,国际层面,美国主权信用评级下调、美债拍卖遇冷及关税政策争议引发市场对其经济前景担忧,美元指数走弱为人民币提供升值空间。

国内层面,一季度 GDP 同比增长 5.4% 超预期,稳增长政策持续发力,叠加国际机构上调中国经济增速预期,增强了投资者对人民币的信心。

展望后市,专家指出,人民币短期或围绕新中枢双向波动,美国关税政策走向与国内对冲措施力度成关键变量,而长期来看,随着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推进,人民币汇率有望在全球货币体系中占据更重要地位。

离岸人民币创近半年新高

5 月 26 日人民币中间价大幅升值。当日,中国人民银行授权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 1 美元对人民币 7.1833 元,创 4 月 2 日以来最高,相较前一交易日中间价 7.1919 元升值 86 个基点,升值幅度创 1 月 21 日以来最大。

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当日上午,在岸、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双双大涨。其中,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升破 7.17 关口,盘中最高升至 7.1614 元,涨幅 0.10%,最新价格创下自 2024 年 11 月 8 日以来的新高。

不过下午有所回调,截至发稿时间 17 时 58 分,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报 7.1792,近 20 日升值 1.45%,今年来升值 2.15%。

5 月以来,市场避险情绪逐步降温,人民币汇率表现亮眼。谈及升值背后原因,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告诉北京商报记者,近期人民币的涨势主要由外部因素驱动,国内基本面和政策面因素相对稳定。穆迪下调美国主权信用评级、美国 20 年期国债拍卖结果不佳、特朗普建议对欧盟加征 50% 关税等,引发市场对于美国财政赤字以及美国经济前景的担忧,导致美元指数下行。

联储证券研究院副院长沈夏宜同样指出,离岸人民币近期上涨,表明了国际投资者对中国经济稳定发展的信心,近期已有多家国际机构纷纷调高 2025 年度中国经济增速预期,汇率上行正是在这个预期的大背景下呈现。

" 人民币汇率上行有显著的国内和国际因素共同助推。" 国内方面,沈夏宜提到,支持消费增长、有效投资的政策不断推出,随着稳增长的各项举措逐步落地,一季度 GDP 同比增长达 5.4%,高于市场预期,目前看宏观经济稳定、持续增长可期;国际方面,美国关税等政策不当实施导致贸易壁垒上升,加之美债风险飙升,其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评级机构下调美国信用评级,市场对美元看空趋势明显,包括人民币在内的强势非美货币崛起。

美元开启新一轮跌势

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5 月 26 日,美元指数盘中一度跳水,一度跌约 0.41%。

据新华财经,自穆迪将美国信用评级从 Aaa 下调至 Aa1 以来,市场对美国的双赤字担忧或有加深,美元开启新一轮跌势。

数据显示,货币期权交易员对美元今后一年间走势的看空情绪达到历史顶峰。

沈夏宜认为,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制造大国和贸易大国,人民银行在平衡国内流动性和维持人民币汇率稳定之间面临挑战。一方面,全球经济政策和运行状况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这对人民币汇率和国内流动性会产生影响,比如美债危机、关税冲突等都会导致国际资本流动显著波动,这将影响人民币汇率走向,促其升值。

另一方面,国内稳经济的相关举措将推动积极的财政政策与宽松的货币政策继续维持,这又与汇率稳定的政策主张存在冲突,比如降息有可能使人民币汇率承压。在这样复杂的大背景下,沈夏宜指出,人民银行需要精准地管理市场预期,适时进行合理的公开市场操作,避免流动性偏离均值;同时,人民银行还要对跨境资本流动进行监测与调控,避免出现不合理的大规模跨境资本流动并对金融稳定性产生影响。

具体而言,人民银行可以根据国内经济形势和市场流动性状况,灵活开展公开市场操作,如逆回购、中期借贷便利(MLF)等,调节市场资金供求。在人民币升值较快时,可适当减少流动性投放,避免因流动性过剩引发资产价格泡沫和通货膨胀,从而对人民币汇率产生不利影响;在经济面临下行压力、流动性紧张时,则加大投放力度,维持经济的稳定增长,为人民币汇率提供坚实的经济基础。" 同时,也可能会调整存款准备金率,释放或回笼长期流动性,以实现流动性管理和汇率稳定的双重目标。" 沈夏宜补充道。

今年以来,人民银行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强化逆周期调节,为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创造了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2025 年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指出,在保持汇率基本稳定层面,人民银行坚持市场在汇率形成中起决定性作用,发挥好汇率对宏观经济、国际收支的调节功能,综合施策,保持预期平稳,在复杂形势下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

公开市场投放上,5 月 26 日,人民银行官网发布公告称,以固定利率、数量招标方式开展了 3820 亿元逆回购操作,期限 7 天,操作利率 1.4%,与此前保持一致。Wind 数据显示,当日 1350 亿元逆回购到期,据此计算,单日净投放 2470 亿元。

短期或将在高位震荡

针对后续政策走向,人民银行表态,将坚持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坚持市场在汇率形成中的决定性作用,增强外汇市场韧性,稳定市场预期,坚决对市场顺周期行为进行纠偏,坚决对扰乱市场秩序行为进行处置,坚决防范汇率超调风险,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

就后续来看,明明认为,人民币汇率的扰动和支撑因素相对均衡,人民币汇率短期或围绕新中枢双向波动。

" 其中,压力主要来自美国对华加征关税,对我国出口基本面的冲击仍会一定程度上导致经常账户顺差有所收窄,但对于人民币汇率更为重要的是国内对冲政策的力度和中美经贸磋商的进度。" 另谈及支撑因素,明明也提到,一是市场对于美国财政和经济基本面的担忧下,美元指数或偏弱运行,人民币汇率的被动贬值压力有所缓和;二是长期 " 去美元化 " 趋势下,全球投资者对于非美货币以及非美资产的需求边际抬升。

联储证券副总经理王小娜则认为,短期来看,在中国经济稳步复苏、美国债务危机的大背景下,人民币短期或将在高位震荡,在美联储降息等部分重要政策节点或将进一步升值;但目前的关税 90 天空窗期结束后如果美方再启关税大战,人民币汇率则会再度承压。

长期来看,随着中国高质量发展的相关政策举措不断落地,房地产和地方债务压力企稳,新质生产力旺盛增长,人民币汇率将在长期呈强势状态,并将在全球货币篮子里占据相当份额。

王小娜称,后续影响人民币汇率走势的关键变量较多,其中反映国内经济运行的基本面的指标有 GDP 增速、制造业 PMI、贸易顺差等,反映国际经济金融关系的指标有美元指数、美国利率与通胀数据等,反映货币政策的指标有利率、存款准备金率、公开市场操作等。总体上,人民币短期波动仍在,但长期取决于中国经济金融的稳定发展和国际经济金融市场的波动。

北京商报记者 刘四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