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回应微信“朋友圈查看访客记录”:非官方功能
5 月 27 日,据中新经纬报道,近日关于微信更新中 " 新增朋友圈来访功能、新增朋友圈停留时长功能 " 的截图在社交平台上流传,引发关注。
对此,腾讯方面回应记者称,上述功能非官方功能,微信暂无查询访客功能," 不要使用来自三方的功能,都是违规操作的 "。
作为一款月活跃用户超 14 亿的 APP,微信与功能更新、使用技巧有关的一举一动都备受关注。据多位用户向记者反映,微信平台近期加强了对使用 " 定制 V" 等第三方插件的打击动作,对使用外挂、模拟器等违规技术登录微信的个人账号进行了封禁。
微信团队提醒内容显示,使用前述非官方微信客户端已严重违反平台规则,请立即停止并彻底卸载非法第三方软件,若继续使用升级至永久封禁。

" 定制 V" 有看朋友圈访客记录等功能
所谓 " 定制 V",通常是指由微信官方之外的开发者,为增加微信额外功能而开发的相关应用程序或工具。用户在使用原有微信账号登录后,不仅可以正常应用微信本身所具有的功能外,也可以像 QQ 一样更换个性化主题、字体、气泡等,让页面更 " 好看 "。
在一些社交功能上," 定制 V" 也进行了扩充,比如可以看好友是否单删了自己、看谁浏览过自己的朋友圈,也能一键批量删除好友、转发朋友圈、非管理员群聊 @全体等。
除此之外," 定制 V" 还提供一些 " 作弊性 " 功能,如自动收款、自动抢红包、转发语音、虚拟定位、自定义微信余额、指定猜拳结果 / 骰子数、修改聊天记录文字、转账伪装、头像伪装、消息防撤回等等。

来源:社交媒体平台
对此,一位微信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上述自动抢红包、猜拳 / 骰子作弊等功能,会破坏微信产品内部生态平衡,不予考虑。而之所以不出批量删除好友的功能,也是出于 " 防删错 " 的考虑——人与人的关系是很脆弱的东西,而社交产品要做的,是尽最大努力帮用户最低成本地维护。
在微信事业群总裁张小龙看来,微信的战略是做一个工具,而非平台。一个好工具应该有一个很强的属性,就是提高效率、用完即走,并不追求用户停留时长。
所以微信的产品呈现出一种简洁克制的风格,但克制是结果,并不是目的。
以 UI(用户界面)为例,张小龙在访谈中表示,微信里面用的东西都很朴实,尽可能采用系统控件并保持一致的式样,包括一种字体、一种控件、一种背景,所有的东西最好只使用一种,不要增加两种或者更多种。
根据公开访谈资料,有 QQ 和微信设计师谈到 QQ 与微信的区别,就提到:微信之所以采用方形头像,是因为照片是方形,符合用户社交习惯;而 QQ 的圆形头像接近于人像,鼓励用户展示真实自我和个性化搭配,在其作为平台接入游戏和第三方应用内容时,也有利于在异形图标环境中提高辨识度。
这也体现了张小龙所说的,工具和平台的差别。
对三方插件在持续打击
记者了解到,大多数 " 定制 V" 的购买者是通过社交平台的群组内获取下载资源的,也有一些号称 " 可查朋友圈访客 " 的小程序开通了付费会员。
近日,记者以购买者身份咨询小红书上某 " 定制 V" 店铺。一位卖家表示,很多人购买 " 定制 V" 是出于对微信界面美化或功能增强的需求,需要付费的是各式主题。
该卖家向记者提供的一份详细价格表显示," 定制 V" 按照审核速度与服务保障划分为 " 审核版 " 和 " 秒出版 " 两类,根据包更新天数价格从 35 元到 108 元不等。

据该买家描述,虽然价位不同,但所售产品的功能款式都一样,功能不会缩水,由于每台手机只有一个 UDID(Unique Device Identifier,设备唯一识别码),只能强调 " 一机一证 ",因此 " 下单不退不换 ",并建议 " 慎重考虑后再购买 "。
所谓 " 一机一证 ",建立在苹果手机和安卓机不同的分发机制上。不同于安卓的 APP 允许来自 Google Play、第三方商店甚至直接安装 APK 等多个渠道,由于苹果 iOS 系统的封闭性,下载软件只能通过 App Store," 一证 " 即苹果公司为企业级 / 个人开发者提供的一种可绕开 App Store 审核的签名证书,用以确保生态系统内一些专门的应用程序的方便安装和合法运行,如只流通于企业内部的办公 OA 系统应用、员工培训应用等。
5 月 27 日,记者就此事询问腾讯方面,对方表示 " 对三方在持续打击 "。
一位用户向记者展示的申诉页面显示,其被封禁后收到了来自安全中心的提醒:使用外挂、模拟器等非官方客户端程序容易造成隐私信息泄露、账号被盗被不法分子利用,威胁个人财产和隐私安全。
微信于 2025 年 3 月 28 日更新的《微信个人账号使用规范》中,对 " 定制 V" 一类第三方工具的使用也有规定。在 "1.2 用户禁止行为 " 条款中,微信明确禁止用户以任何方式对微信软件或运行过程中的交互数据进行篡改、干扰或衍生开发。
该规范还列举了常见违规行为,包括但不限于使用抢红包外挂、微信多开工具、皮肤修改插件以及一键转发软件等(条款 1.2.8)。这些行为正是 " 定制 V" 宣称提供的核心功能,涉及范围几乎涵盖了当前微信对第三方工具管控的全部雷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