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新隧装、北自科技......“并购六条”后多个“首单”出炉、A股并购重组有何新看点?

界面新闻记者 | 孙艺真

今年以来,在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产业升级的背景下,并购交易市场持续活跃,包括跨界并购、海外并购等多样化的“首单”案例层出不穷。

有关专业人士表示,监管层通过明确重组政策、提高监管包容度、提升重组市场交易效率等举措,既保持监管定力又释放市场活力,推动并购重组回归产业逻辑本源。

从最新案例来看,进入5月,北交所上市公司五新隧装 (835174.BJ) 抛出重大资产重组草案,拟收购两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湖南中铁五新重工有限公司(下称“五新重工”)、怀化市兴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兴中科技”)各100%股权。根据该公司公告,上述并购交易价格合计约26.5亿元,并募集配套资金不超过1亿元。

这是自“并购六条”发布以来,北交所上市公司启动发行股份收购资产的首单项目。

“这次交易作为北交所首单定增收购案例,‘现金+股权’的支付方式与分阶段解锁条款的组合,为并购交易带来了新的思路,具有显著创新示范效应。”有业内人士在受访时分析称。

有业内人士在受访时表示,从宏观层面看,并购重组是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实现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手段,“当前,在传统制造业领域,并购重组助力企业淘汰落后产能,向高端智造转型。此外,去年9月以来,聚焦经济主战场和科技前沿领域的并购占比大幅上升,新兴产业领域的并购重组则加速了技术创新与资本融合。”

从近期的重组案例来看,重组方案更加成熟、标的质量更加优质、产业协同更加突出的特征明显产业整合成为并购重组主导逻辑。

最新并购重组案例来看,今年4月, 北自科技(603082.SH) 并购穗柯智能100%股权。穗柯智能专注于智能物流系统及智能工厂解决方案,与北自科技的主营业务(智能物流系统集成)较为契合日前,松发股份(603268.SH)并购恒力重工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恒力重工项目历时6个半月获上交所审议通过由日用陶瓷制品制造行业,全面转型为绿色船舶及高端装备制造企业是“并购6条”后首单跨界并购案例。

“过去,炒壳式、套利式并购重组导致市场资源错配。而近年来,市场风气转变,愈发注重市场化和商业化逻辑。尤其是一些央国企,其并购案例展现出由政策导向向市场导向的成熟转变。这些企业沿着产业链主动谋划推动重组整合,在更大范围内、不同层面间,推动产业链创新链资源配置更加合理。”有市场分析人士表示。

一位从事财务顾问业务的资深投行人士观察到:“早在2013年至2015年,A股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市场表现活跃,随后上市公司对并购决策曾一度趋于谨慎。当前,‘并购六条’有效活跃了两创板块的并购重组,其中,以硬科技并购尤为活跃。”

与本轮并购重组热度回升初期相比,随着政策支持产业整合或升级的逻辑不断强化,现在上市公司筹划重组基于产业逻辑考虑得更多,步子就更稳,方案推出的成熟度也就更高,这是大趋势。上述人士进一步指出。

自去年9月24日 并购六条发布以来,沪、深市并购重组市场累计发布并购交易1200余单,其中沪市新增重大并购74单,深市重大资产重组76单。

“活跃的并购重组市场对资本市场的稳定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为上市公司提供了多元化的融资渠道,也为投资者创造了更多的投资机会。”有业内人士指出。

上述人士进一步表示,从融资角度看,并购重组过程中涉及的股权融资、债券融资等多种融资方式,为上市公司筹集资金提供了便利。这有助于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加大研发投入,推动业务快速发展。同时,对于被并购企业来说,并购重组也是一种间接融资方式,使其能够借助上市公司的平台获得更充足的资金支持。从投资角度看,并购重组活跃稳定了投资者信心,活跃了交易氛围。优质资产注入上市公司,提升其盈利能力和市场价值,为投资者带来长期回报。同时,并购重组也为资本市场引入更多优质标的,丰富投资选择,促进资本市场的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