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2400万给儿子买房,儿媳离婚分走1500万,法院判了

近日,上海一桩因房产分割引发的离婚纠纷案件引发广泛关注,再次将父母出资为子女购房后的财产归属问题推到舆论风口浪尖。

据悉,上海的刘某出于对儿子小刘未来婚姻生活的保障,于2024年11月,豪掷2400万全款购置了一套房产,用作儿子的婚房 。仅仅两个月后,小刘便与张某登记结婚,可这段婚姻仅仅维持了三个月,两人就迅速走向离婚。

在办理离婚手续时,小刘与张某签订的《离婚协议书》中约定:将该套房产认定为夫妻双方共同所有,房子归小刘,但小刘需向张某支付1500万元补偿款。如此高额的补偿款,让刘某感到震惊与愤怒。

三年后,刘某将儿子小刘和前儿媳张某告上法庭,要求二人偿还借款本金1980万元及相应利息。此时,张某才知晓小刘买房时曾给父亲打下欠条。但张某坚称欠条是小刘婚前所签,与自己无关,拒绝偿还。

法院经审理认为,该房产虽购买于婚前,但购买时间与小刘、张某二人的结婚时间非常接近;且二人婚姻存续时间极短,不足3个月,然而离婚协议中要求小刘向张某所负的义务却明显高于一般离婚协议,种种迹象表明,不能排除二人存在借助离婚协议损害刘某利益的情形 。最终,法院判定张某应承担共同还款责任,以1500万元为限。

该事件曝光后,迅速在网上掀起了讨论热潮。有网友认为,儿媳在短短三个月婚姻中分得千万巨款,明显不合理,质疑其结婚动机不纯;也有网友指出,婚姻不是获取财富的手段,如此高额的财产分割,对出资的父母不公平;还有网友提醒,父母为子女购房时,应明确房产归属和资金性质,避免类似纠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