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艺圈内10位“武英级”高手,个个身怀绝技大有来头,你知道几位
在中国武术界," 武英级 " 是运动员能拿到的最高技术等级,别看现在听着牛气,其实评选标准严着呢。
得在全国比赛里把拳术、器械、对练这些项目全玩明白了,综合成绩挤进前三不说,还得至少拿个单项冠军才行。
这套标准从 1985 年正式实施到现在,全国也就几百人够格,能摘这个牌子的都是实打实的功夫全才。

要说武英级运动员和影视圈的关系,那得从李连杰说起。
1982 年《少林寺》火遍全国,让这个拿过全国武术冠军的小伙子成了全民偶像。当时谁也没想到,这部片子直接给武术运动员们开了条新路——原本在竞技场上较劲的高手们,突然发现还能在摄像机前耍真功夫。

李连杰的同门师妹戈春艳就是典型例子,这姑娘在八卦掌项目上连续五年称霸全国,后来在电影《武林志》里露的那手绝活,直接把观众看傻眼了。

她那套行云流水的掌法,后来还被编进专业教材,成了八卦掌的标准演示动作。
不过也不是所有人都能在影视圈混出名堂。
像四川的任刚,早就是通背拳的全国五连冠,80 年代初被拉去拍《自古英雄出少年》,结果在片场发现拍电影比打比赛难多了。

镜头前既要打得漂亮又不能伤着人,还得配合机位调整动作,折腾半天播出来就几个镜头。这老哥拍完立马回老家当教练去了,后来带出二十多个全国冠军,现在成了四川武术界的扛把子。

他带徒弟时总说:" 咱们练武的,把真本事传下去比啥都强。"
女将里边,浙江的张小燕算是个传奇。13 岁进省队,蛇拳耍得出神入化,1983 年靠着《自古英雄出少年》里的 " 小媳妇 " 一角红遍全国。


这姑娘有意思,拍完电影没接着混娱乐圈,反而跑回赛场又拿了几个全国冠军,硬是把武英级证书挣到手。
后来被法国请去当国家队教练,愣是从零开始带出支能打国际比赛的队伍。现在六十多了还在巴黎开武馆,逢年过节就带着洋徒弟回国交流,法国电视台还给她拍过纪录片。
要说转型最成功的,还得数赵文卓和张晋这俩师兄弟。

赵文卓 19 岁拿武英级,刚毕业就被元奎从北京体校挖去演《方世玉》里的反派,跟李连杰对打那场戏,现在看还是经典。

张晋更绝,当了八年替身才混到正脸镜头,47 岁那年靠《一代宗师》拿了金像奖,领奖时说的 " 感谢当初看不起我的人 ",不知道戳中多少武术运动员的心窝子。
现在这俩一个在综艺里当导师,一个在电影里演硬汉,倒是把传统武术的排面撑得足足的。
也有专心搞教育的,比如杨俊毅。这哥们 16 岁就拿武英级,演完《水月洞天》正火的时候,突然跑回江苏当教练。


别人说他傻,他倒实在:" 我在剧组能教几个人?回队里一年能带几十个好苗子。" 后来他徒弟真在世界锦标赛上拿了长拳冠军,比他自己当年得奖还激动。

现在人家是无锡武术协会秘书长,虽然身材发福了,但教起孩子来虎虎生风。
要说最可惜的,得提陕西的赵长军。当年跟李连杰争冠军争了十年,好不容易等人家退役,自己又跑去拍电影。

结果《武当》《海灯传奇》连着扑街,最后心一横开武校去了。没想到柳暗花明,现在西安、美国都有分校,甄子丹见了他还得喊声师父。有回采访他说:" 当年要是电影火了,说不定就没这些分校了,塞翁失马啊!"

这些武英级高手们,有人成了国际巨星,有人当上协会领导,还有人默默无闻地带徒弟。但甭管在哪儿,他们身上那股子武术劲头从来没丢。
就像吴樾说的:" 咱们练武的,到哪儿都得是块好钢。" 现在短视频平台上,经常能看到退休的武英级老将们晒日常,有的在公园教大爷大妈打太极,有的给孙子表演空翻,那些利落的身手,恍惚间还是当年全国比赛时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