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管开始?UPS裁员2万,机器人抢占人力空缺

据《Yahoo Finance》报导,专注打造全球首款可商业化人形机器人的圣荷西初创公司Figure AI,近日宣布完成6.75亿美元的巨额融资,吸引了一系列重量级投资者,包括亚马逊创办人杰夫·贝佐斯(Jeff Bezos)、微软(Microsoft)、英伟达(Nvidia)、OpenAI、英特尔资本(Intel Capital)以及风投巨头Pace Capital、ARK Venture Fund与Align Ventures等。这轮融资使Figure AI公司估值迅速攀升至26亿美元,成为硅谷最受瞩目的机器人公司之一。

不仅如此,Figure AI也正积极推进商业落地。公司目前正与全球物流龙头UPS洽谈合作,计划将其开发的人形机器人导入包裹分拣、仓储搬运等高强度物流作业场景,以缓解UPS当前面临的人力成本上升与运营效率压力。

根据《彭博社》报导,Figure AI与UPS自2023年起便已接洽,在最新一代机器人Figure 02性能大幅提升后,双方于2025年初重新启动合作谈判。若最终协议达成,UPS将成为全球首批试点部署人形机器人于实际运营场景中的大型物流企业。

这项合作洽谈正值UPS展开一轮前所未有的结构重组。今年以来,UPS因全球包裹量下降、国际贸易壁垒上升、以及劳工薪资成本走高等因素,宣布将于2025年6月前裁员2万人、关闭73座营运设施,预估节省营运开支35亿美元。UPS已明确表示未来将“全面推动自动化”,并透过资本与资产重组“提升长期运营韧性”。Figure的机器人,具备24小时连续作业、抗疲劳、精度高等优势,被视为关键技术突破口。

Figure AI由连续创业者布雷特·艾德考克(Brett Adcock于2022年创立,致力于开发能协助或取代人类从事重复性、劳动密集型工作的机器人。其最新机型Figure 02内建Nvidia RTX GPU模块,具备边缘AI计算能力,并结合OpenAI语音对话系统,可进行类人交流。

该机器人具备以下关键能力:

配备六组彩色摄影镜头与方向性麦克风,能感知环境与执行复杂指令;

具备16个自由度的双臂,可精细操作工具、或轻松搬运重达55磅(约25公斤)的物体;

已在BMW工厂实地部署进行测试,展现其在工业制造领域的潜力。

艾德考克表示:“我们希望Figure机器人能帮助全球各地的企业填补劳动力缺口,尤其是在高强度、高重复的岗位上。AI与机器人正成为未来生产力的新引擎,而Figure的愿景是将这一技术尽快带入现实生活与商业应用。”

随着全球AI与自动化技术飞跃发展,人形机器人正逐步从实验室走向现实。包括特斯拉(Tesla)Optimus、Agility Robotics的Digit、波士顿动力(Boston Dynamics)Atlas在内的多家企业,皆在积极布局这一未来科技蓝海。

然而,Figure AI因其强大的技术团队、高频率的产品迭代速度、以及背后资金与生态系统支持,已逐步在众多竞争者中拉开领先距离。硅谷科技界普遍认为,Figure AI有望率先实现“类人机器人商用化”的关键跨越,标志着“人机共工”新纪元正加速到来。

当天汇率

1 美元=7.22人民币

美国同城分类信息网免费发布平台!

点击下方原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