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前的王晶,拍低俗片,风光无限!

就在前几天,王晶 70 岁生日现场视频,小杨哥时隔许久露面,这是要复出的节奏???

emmm,谁曾想过,导演王晶的名字,会跟内地靠着直播带货大火的主播联系在一起。

两人简直不在一个次元啊。

近些年,王导的很多操作,也是让大家看不懂。

比如拍一些带着 " 晶味儿 " 的烂网大;比如在个人综艺里,大爆娱乐圈里的轶事,颇有想要占据 " 吃瓜一哥 " 的位置。

总而言之,有点儿砸 " 王晶 " 这个招牌。

毕竟,他挖掘过最美,捧出过最红的晶女郎,拍出过不少超绝的经典影片。

比如这部——

《城市猎人》

1993 年是华语影史上" 群雄割据 "的一年。

牛片层出不穷,而由王晶自编自导的本片,表现也十分强劲,以 3076 万票房位列第四。

排在前面的三部分别是《唐伯虎点秋香》、《花田喜事》、《新不了情》,艳压《方世玉》、《东成西就》等。

尽管搁在现在,它名气与上述影片逊色很多。

但无论从阵容,还是制作看,皆是实至名归。

我们可以大饱眼福,一股脑欣赏三位女神同台飙戏——

搞笑卖萌的王祖贤,性感潇洒的邱淑贞,日系氧气美女滕久美子。

谁有如此艳福搭档这三位?

正是海报上妥妥的 C 位成龙大哥。

这是成龙和王晶第一次合作,也是唯一的一次合作。

据说两人在拍摄期间因创作分歧很大,各有主张,合作的并不愉快。

成龙饰演一名叫孟波私家侦探。

早年他和自己的好兄弟出生入死,才有了如今的成绩。

奈何兄弟在某次任务中丧生,于是,他便承担起照顾兄弟的妹妹惠香这项艰巨的任务。

然而 ......

孟波能力强是强,人品也挺好,唯独就是好色,属于看见美眉眼睛就发直,恨不得往上扑的类型。

因此,惠香的哥哥反复叮嘱不准孟波打妹妹的主意,说罢,才安详的闭上双眼。

只是,妹大不中留。

殊不知在朝夕相处间,惠香已经对孟波产生了男女之情。

至于孟波,更不用说,早就看上了青春貌美的惠香。

但是,他喜欢归喜欢,该 " 花 " 还 " 花 "。

这不,他让惠香撞到他与 6 位美女上演 " 捆绑 "play,大玩特玩的场面。

惠香一气之下找来表哥当挡箭牌,放狠话说两人要坐豪华游轮提前度蜜月。

而实际上,上面几位是孟波的仇家,找上门来报仇的。

为了把惠香找回来,孟波不得已上了同一艘游轮。

在这里,他遇到了清子。

清子是报业大王的千金,她自幼丧母,是老爸的掌上明珠,被宠的任性跋扈。

得知老爸即将迎娶新人,她便离家出走玩失踪。

报业大王找到孟波,出重金让他帮忙找回女儿。

可是,游轮上的人们不知,一个秘密的犯罪行动将要发生——

来自境外的犯罪团伙,意图劫持邮轮,绑架船上的所有富豪。

提前获得风声的香港警察芽子,也在船上密切观察中。

三波人马,因不同的目的登上同一艘游轮,一场好戏开场了。

本片改编自日本漫画家北条司的同名漫画。

该漫画风靡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是热门 IP,被翻拍成多个版本,其中最有名的是李敏镐版的《城市猎人》。

但要说最还原,忠于原版的还是本片。

王晶的幽默搞怪风,与原漫画的中二气息,融合得恰到好处,趣味十足。

比如惠香的哥哥去世那一段。

前一秒孟波刚动心,绝对自己要辜负兄弟的嘱托,勾引小妹妹。

下一秒惠香哥哥就 " 诈尸 ",声嘶力竭大喊 " 不行!!!"

比如时刻跟随惠香的脑补画面。

她看到孟波痴迷于女色,怠慢工作,日常抡起大锤怒砸他,满满的夸张感。

再比如正邪双方在游戏厅的对打场景。

几个人在触电后变成游戏里的人物,使用游戏里的招式进行 pk,最终成龙 cos 春丽获得终极胜利。

在晶式低俗搞笑的套路中,成龙依然保留了极其鲜明的特点。

他的招式随处可见——

身边的一切人和物都能被他拿来当武器:

豁得出去的高危动作:

干净利落的赤手搏斗:

以及打斗中,点到为止的冷幽默。

即便如此,孟波也是成龙职业生涯中最不 " 成龙 " 的角色,有浓浓的王晶风格。

区别于成龙以往在荧屏上耿直、正人君子的形象,孟波有点世故和猥琐,他为了生意能赚钱,不惜付出一切代价;

他眼神随时随地瞄准女性身上的圆润,垂涎欲滴。

电影最后还是为他挽尊了一把。

孟波最终收起色心,和惠香幸福的生活在一起。

总之,这是一部既 2B,又搞笑,又温馨,让人身心愉悦的影片。

整体上虽粗糙了些,但剧组的每一分钱都用在了刀刃上,物超所值。

看到这,有人感到不解,既然王晶如此有才,为何后来成了 " 烂片之王 "?

围绕王晶,从为人到私生活,外界对于他的争议很大,但正如前文提到的,他在电影上的成绩毋庸置疑。

当导演,他与周星驰合拍的《九品芝麻官》等,承包无数人的童年;

他拍的《赌神》席卷 3700 万票房,开启港产赌片的风潮,让周润发拥有又一个足以载入影史的角色;

当编剧,我们熟悉的《小鱼儿与花无缺》、《天下第一》皆出自他之笔。

至于对演员的影响,造就了香港电影最后的黄金时代的 " 双周一成 ",三人皆离不开王晶的作品。

王晶最鼎盛的时候,一人就曾占到香港电影全年 30% 的份额。

区别于很多动辄以 " 艺术家 " 自居的电影人,王晶更像一位商人。

他从不避讳对钱的喜爱,谈到拍电影,他甚至坦率答道,为了钱。

" 对于你来说,一部电影是质量更重要还是票房更重要?"

" 当然是票房。"

把拍片当成一种生意,这种说法可能让一些人听着很不舒服,且不认同。

但结果有好有坏,他更会投其所好,有时卖 " 俗 ",却讨巧能戳中观众的 G 点。

只是,这招被滥用,千篇一律,突破底线,会被会反噬。

不过,现在很多人依然爱王晶,主要还是因为他爱赚钱不假,却也帮刘德华转型成功;

当许鞍华没钱拍电影时,他拿自己拍烂片赚的钱,资助了她的《天水围的日与夜》。

有失望,有惋惜,有尊重 .......

如果非用一句话来形容,大概就是爱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