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丨跨境ETF:香港市场跨境ETF(下)

在众多投资目的地中,跨境ETF规模占比近70%的香港市场,成为了内地投资者跨境投资的首选之地。

上期视频我们大概介绍了跟踪港股核心宽基指数的跨境ETF,本期视频我们来了解下主要的细分行业指数及相关ETF。

首先,我们来看互联网科技类ETF。

近些年,阿里巴巴、京东、百度等多家海外中概股互联网公司,选择港股进行二次上市,使得香港成为全球重要的互联网科技公司融资中心。

相对A股,港股互联网科技类指数具有一定的稀缺性,因此也深受投资者偏爱。

(Wind)数据显示,跟踪的跨境ETF规模超10亿的互联网科技类指数共有4只,ETF合计规模均超200亿(元),在跨境ETF中规模靠前。

比如,跟踪恒生科技指数的跨境ETF合计管理规模超770亿(元)(截至2025年3月7日),在所有跨境指数中,ETF管理规模仅次于纳斯达克100指数,备受投资者青睐。

(数据来源:Wind;截止日期:2025/3/7)

选股范围上,恒生科技、恒生互联网科技业是在全港股选股,而港股通科技、港股通互联网仅在港股通范围内选股;行业分布上,4只指数前3大权重行业相同,只是行业权重不同,比如第一大权重行业看,两只港股通指数均为资讯科技类占比均超40%,而其余2只指数则为非必需性消费,占比均超50%;医疗保健行业港股通科技权重占比近17%,而其他三个指数占比较低;前10大权重股上看,4只指数均包含阿里巴巴、腾讯控股、美团、快手,其他权重股各有不同,比如恒生科技还包含了芯片代工龙头中芯国际、新能源汽车头部企业理想汽车和小鹏汽车;港股通科技则多包含3只创新药龙头:百济神州、药明生物、信达生物。

从跟踪的ETF看,23只ETF中有7只ETF规模在百亿以上,其中跟踪港股通互联网的ETF单只规模最大超410亿(元)。

(数据来源:Wind;截止日期:2025/3/7)

接下来,我们来看医疗保健类ETF。

港交所规定,未盈利的生物科技公司也可以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Wind)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截至2025年3月7日)港股中医疗保健行业公司市值合计占比近36%。

指数方面看,跟踪的跨境ETF规模超10亿的医疗保健类指数(因前期的科普视频中已介绍了跟踪港股的创新药指数,因此本期视频剔除创新药相关指数)共有4只。

(数据来源:Wind;截止日期:2025/3/7)

选股范围上,恒生医疗保健、恒生生物科技是在全港股市场选股,而港股通医药仅在港股通范围内选股;行业分布上,前3大权重行业相同,恒生生物科技更专注于生物科技领域,第一大权重行业生物技术权重占比51.6%,高于其他两只指数;前10大权重股中均有7只权重股相同。市值分布上看,恒生医疗保健包含68只成分股,平均市值小于其他两只指数。

从跟踪的ETF看,10只ETF有3只ETF规模在30亿以上,其中跟踪恒生医疗保健的ETF单只规模最大超150亿(元)。

(数据来源:Wind;截止日期:2025/3/7)

最后,除了以上了解到的宽基、行业ETF外,还有一类特殊的港股资产,也是投资者关注的重点对象-港股红利类指数。

权益市场波动大、低利率的大环境下,部分投资者对稳定回报的需求不断增加,红利类资产的投资价值凸显。

如果视频前的你也看好港股的高股息红利股,红利类、高股息类ETF值得关注。

(数据来源:Wind;截止日期:2025/3/7)

好了,关于香港市场的跨境ETF我们就介绍到这里了,下期视频我们将介绍其他市场的跨境ETF,我们下期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