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万万没想到,一场关税战,撕裂了两大可乐家族20年的暗战

对手穷思竭虑,不如队友蠢机一动!

一直以来,百事可乐和可口可乐的较量持续百年,就像一场可乐版的“权力的游戏”,可是,这场关乎“甜味”的战争,竟因为特朗普的“对等关税”让两个家族的“暗战默契”彻底崩盘。

这场“可乐家族内战”在“对等关税”的影响下将如何收场?

爱尔兰的“甜蜜陷阱”

特朗普的关税大战堪称“内外通吃”,连“自己人”都不放过,前有特斯拉、苹果等公司“叫苦连连,紧急避险”,如今连“肥宅快乐水”也深受牵连。

作为生产可乐的两大巨头——百事可乐和可口可乐,暗自较真了100多年,一直在为市场份额占比明争暗斗。

可特朗普的“关税大棒”却给两大巨头来个措手不及,更是造成了“一哭一笑”的奇葩局面。

作为碳酸饮料,浓缩液作为必不可少的原材料,饮品公司对其需求量极大,尤其像百事可乐和百事可乐这样的碳酸饮料巨头。

但当“关税大棒砍向了肥宅快乐水”,却是有人欢喜有人忧,虽同为碳酸饮品的产业巨头,实则在原材料进口选择上天差地别。

20世纪70年代,百事可乐公司为了减少税收支出,将浓缩液生产重心转移到了企业税收率仅有12.5%的爱尔兰,但这次关税大棒,低税收竟成了百事可乐卡住咽喉的一把利剑。

简单来说,对等关税实施后,令百事可乐在原有税率上又徒增了10%,这意味着百事可乐目前每吨浓缩液的成本飙升了300美元。

而在关税实施之前,凭借税收优势,百事可乐每年节省下来的数亿元的税务开支,在关税影响下,又将回到“解放前”,甚至承担更大的损失。

反观可口可乐公司,因在原材料产地选择上与可口可乐不同,直接令其在这场关税战中“不战而胜”。

“一步差”,“步步差”

可口可乐比百事可乐领先12年,在原材料生产上也有着自己的独特智慧,百事可乐将浓缩液生产进行了分化,其中60%的浓缩液来自亚特兰大工厂,其余的40%则来自波多黎各。

值得一提的是,波多黎各作为美国海外属地,享有低至4%的优惠税率,可口可乐用“鸡蛋不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的布局,使其在关税风暴中稳坐钓鱼船。

虽然对于分化布局,百事可乐也有“Plan B”,那就是其在德克萨斯州的备用工厂,但由于美国本土生产的综合成本高于爱尔兰,且70%的员工为欧盟人,若百事可乐将产线转移,将面临签证和培训等难题。

可能会有人提出“Plan C”,那就是将风险转嫁给消费者。

根据数据显示,百事可乐想化解10%的关税危机,就需要每瓶可乐涨价0.05美元,而按照每年40亿瓶的销量来看,消费者需要每年多掏2亿美元。

2024年时,百事可乐在美国碳酸饮料的市场份额就已经滑到第三,贸然的加价,势必会再次改变市场格局,而令百事可乐更头疼的是,与自己“掰头”百年的最大对手可口可乐。

在百事还在为原材料生产头疼的时候,可口可乐公司已经将目光放到了中国市场。

据数据显示,可口可乐公司在华合作伙伴通过涨价策略,将下滑9.7%的销量,使其营收微增0.2%,净利润增长3.2%。

可口可乐的大胆举措,不仅让其在这场风暴中“站如松”,还对百事可乐形成了“降维打击”,让百事可乐困在“一步差,步步差”的魔咒里,无法自拔。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乱中,谁先出手谁就有机会先逆转局势、占据上风,而对于两大可乐巨头来说尤为重要,好比“生死时速”。

很显然,在特朗普关税战的逼迫下,企业的应变能力直接与企业存亡挂钩。

百事可乐目前的困境正源于过度依赖单一离岸生产基地导致。反观可口可乐公司在产业布局上要“老辣”的多,使其在关税硝烟中逆流而上。

不过不论这两大可乐巨头谁笑谁哭,都反映出来特朗普政府的“独裁”和“滥政”。

当特朗普高呼“美国制造归来”时,超市货架上悄然攀升的可乐价格,正在为这场荒诞的关税之战写下最辛辣的注脚。

这场史诗级大戏,远比可乐本身还要“带气”。

唯一确定的是,只要特朗普放不下霸主思想,继续挥舞关税大棒,美企以后一个也不想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