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伴侣有"生理性厌恶"了?这是创伤应激反应

1

那些让你"生理性反胃"的人,不是你的矫情,是大脑在报警。

如果你听到某个人说话就特别烦躁,内心充满无法解释的怒火,与他共处时总有一股莫名其妙的情绪,这不是你没有耐心,也不是你脾气不好,其实这种生理性反胃,是一种创伤后的应激反应。

杏仁核在疯狂拉响警报。这个藏在颞叶深处的神经核团,像一位过度警惕的哨兵,把对方的声音、动作甚至气息都标记成危险信号。

美国埃默里大学的研究显示,创伤经历会让杏仁核体积增大20%,导致"误报率"飙升。

这种反应本质上是对创伤场景的"全息复现",就像闻到消毒水味会想起医院,被人责备,就会想到童年时父亲对待自己的方式。神经科学家发现,当这种触发发生时,前额叶皮层的活动会被抑制,理性判断减少。

2

身体比意识更诚实。

晚上十点,小李加完班回家,看到老公又把臭袜子扔在餐桌上。明明早上刚吵过这事,此刻对方却瘫在沙发上刷短视频傻笑。她突然感觉反胃,连对方递来削好的苹果,都觉得恶心,有股脚臭味。

接着好像听见他很响亮的打嗝,非常烦躁,甚至开始怀疑:"我是不是根本不爱他了?"

这样的男人我留他还有什么意义?饭是我做,孩子是我送,钱大部分是我赚。他不就贡献了一颗精子吗?

越想越气。越气越想离婚。

你的大脑里有个"情绪记账本":

(1)他乱扔袜子( 1分怒气)

(2)吵架时冷暴力( 5分心寒)

(3)忘记结婚纪念日( 10分失望)

等分数爆表,大脑就会启动保护模式——用厌恶感阻止你继续受伤,就像小孩被烫过后看见火苗就躲避。

3

你讨厌的可能是那个曾经被批判的、或者没有被照顾好的自己。

当你看见伴侣躺平就火大,可能是因为,你根本不敢躺平。从小母亲告诉你,躺平是不安全的,女孩子要靠自己。不努力,就是没出息,被人瞧不起。

你那么辛苦拼来的天下,你每天那么努力,他为什么可以刷手机,甚至无视你的付出?

当伴侣忘回消息你就焦虑暴躁,其实,这也许是因为你小时候常常被忽视。你不安的感觉又被重复了一遍又一遍。

程序员阿凯总觉得老婆“作”,因为她要求每天说晚安,过节要有手写信,阿凯越来越烦,甚至觉得自己是生理性厌恶。

直到夫妻俩一起找到幸知时,他才发现:原来老婆小时候,有个每天会跟她说晚安的爸爸。后来父母离婚,爸爸再也没有跟她说过晚安。

那些"作"其实是怕被抛弃的恐慌。

在幸知的建议下,他们设置了每晚的"3分钟滋补时间"——每天单纯拥抱3分钟,不说话不看手机。

当老婆的安全感被满足,她不再紧盯细节,阿凯也不再觉得妻子"有病"。

4

短暂的逃离不是懦弱而是智慧。

有些生理性厌恶,离开就好。

那些让你胃部紧缩的相遇,瞳孔放大的对视,手心发凉的接触,都是亿万年来进化赋予我们的生存智慧。这不是冷漠,而是生命本能教会我们:有些远离,是为了更好地抵达自己。

但是,如果对另一半有些厌恶,却又离不开,不明所以,那一定是你的创伤没有被照顾,所以内耗。

关爱并疗愈你的创伤,可以私信幸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