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留街区烟火气,武汉为历史建筑绘制“动态保护图”

极目新闻记者 马清妮

通讯员 武房新

实习生 姬艳瑞 宋璇

保护与利用并行,留住城市百年记忆。5月22日,极目新闻记者从武汉市住更局获悉,武汉正加快推进三阳设计之都片、法领馆片等重点区域保护更新,修缮改造大智门火车站等文物资源,深化文旅融合,高水平推进历史文化风貌街区的保护利用。

1986年,国务院公布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武汉市位列其中。如今,武汉有汉口老城、汉口近代、武昌和汉阳古城四大历史城区,16片历史文化风貌街区,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321处、优秀历史建筑225处,市级以上工业遗产38处、市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196项。

汉口历史风貌区规划布局

3月17日,湖北省主要领导在武汉调研历史文化风貌区保护利用工作时强调,要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活化利用,以文化赋能经济、以经济“活化”文化,积极探索“人文经济学”的实践路径,加快打造世界知名的文化旅游目的地。

在此背景下,武汉市住更局强化组织领导、细化目标措施、狠抓工作落实,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促进文旅消费、推动城乡建设高质量发展等方面不断取得新成效。

坚持规划先行与动态保护相结合,创新保护方式。在《武汉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中,武汉划定历史文化保护线,将各类保护对象纳入“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动态管控;编制优秀历史建筑保护图则,明确建筑重点保护部位,提出维护修缮具体要求。这一做法得到住建部专家组充分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