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娱明星:公开相亲,出售爱情

打开如今的素人恋综,镜头里晃动的尽是 "精英":
名校毕业的投行分析师、年入百万的独立设计师、进出星级酒店的品牌主理人……高学历、高颜值、高收入已经成为恋综嘉宾的固定人设。
早在去年,恋综嘉宾就因"太装"被骂上过热搜。
在头部恋综IP《心动的信号》第七季嘉宾初见时,女嘉宾瓮青雅问其他人"最喜欢哪座城市",两位男嘉宾在回答的过程中出现了明显的卡顿,"南安普顿"和"曼彻斯特"两个城市名被生硬念出:
"我喜欢Bri....Southampton(南安普顿)"。
"我也挺喜欢曼...Manchester(曼彻斯特)的"。
中英混杂说话,本身已是吐槽精英人设的老梗。两位男嘉宾在回答时的"微妙停顿",更是让这种"装"的感觉愈发明显,引发了网友们的集体吐槽。
这场集体狂欢的背后,是观众对恋综「精英化」的深刻抵触。
以普通人为目标受众的恋综,却在逐渐失去与普通人对话的能力,观众不再能从嘉宾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
如果说素人恋综的精英化倾向让观众感到疏离,那么近年来网红与明星的扎堆涌入,则彻底撕裂了恋综的「真实感」。
当社交平台上的百万博主踩着细高跟走进恋爱小屋,荧幕里熟面孔的主持人、演员以 "素人嘉宾" 的身份开启约会,观众突然意识到:
如今的恋综早已不是普通人的情感实验室,而是流量与资本共谋的一场"表演秀"。


2025年3月18日,前湖南卫视主持人梁田官宣加盟《半熟恋人4》,相关话题迅速登上热搜榜第二位。
话题之下,不少网友送上祝福,"希望她能在节目里好好谈一场恋爱";但更多网友的态度是疑惑:"这不是素人恋综吗?"
感到疑惑的,不止有观众。
第一期节目里,镜头刚一对准走进"初见餐厅"的梁田,坐在观察室里的唐艺昕就瞪大了双眼。

唐艺昕的震惊并非毫无缘由。
2016年,二人曾在电视剧《因为爱情有幸福》中有过合作,彼时唐艺昕饰演女主角,梁田则扮演她的小姑子"苏小妹"。

唐艺昕(右4)和梁田(右1)
更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梁田还曾以恋爱观察员的身份坐在恋综观察室里,分析素人嘉宾的情感脉络。
如今四年过去,她从观察室走进恋爱小屋,身份也摇身一变,从"观察员"变成了"素人嘉宾"。

2019年梁田主持《恋梦空间》第一季
虽然贴上"素人"标签,但拥有多年主持人经验的梁田,在节目中却并不"素"。
初见环节,梁田轻松打破尴尬,迅速破冰。职业介绍环节,她更是下意识地推进节目流程。即便与没有感情线的男嘉宾约会,梁田也能持续抛出话题,避免冷场。
约会结束后,就连梁田自己都忍俊不禁调侃道:"我觉得我是一个很好的主持人。"

这份游刃有余的背后,是中传播音系科班出身的深厚功底。
2008年,梁田以专业课全国第一的成绩考入中传播音系。毕业前,院长鲁景超叮嘱她:"俗的节目,不许做。"
这句叮咛梁田一直记着。11年里,她做过的节目,选择的节目方向,一直都贯彻着鲁老师的这份嘱托。

鲁景超院长(左)和梁田(右)合照
梁田毕业时,恰逢中国互联网生态迎来关键转折:2012 年,国内手机首次超越 PC 成为第一上网终端,标志着移动互联网时代全面开启。
传统广电行业也因此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据 2013 年《中国视听新媒体发展报告》显示,受智能设备普及影响,北京地区电视机开机率从 2009 年的 70% 骤降至 2012 年的 30%。
这一变化直接压缩了主持人的职业发展空间:观众的注意力被多元网络内容分流,传统电视节目吸引力下降,主持人的曝光机会大幅减少。
在技术与资本的双重驱动下,电视节目内容生态也加速重构,综艺娱乐化时代全面到来。
2013年,《爸爸去哪儿》以亲子户外真人秀形式爆红,萌娃与明星爸爸的互动赚足眼球;2014年,《奔跑吧兄弟》掀起户外竞技热潮,兄弟团的搞笑默契圈粉无数;同年,聚焦明星旅行的《花儿与少年》开播,成为观众茶余饭后的谈资。

不少节目开始推行"去主持人化",转而强调嘉宾之间的互动。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刚刚走出校园的梁田,带着院长 "俗的节目,不许做" 的叮嘱,一头扎进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激烈碰撞的变革漩涡。

从左至右依次是:刘烨、何炅、梁田
时代浮沉中,梁田曾是幸运的。
初出茅庐时,她便搭档湖南卫视"一哥"何炅主持雷锋晚会;后来,又和沈梦辰、靳梦佳、刘烨组成湖南卫视"四小花旦",成为湖南卫视各大晚会的常客;2020年《歌手》云录制期间,她更是独挑大梁,主持节目。
舞台上的每一步,都是梁田作为主持人的高光时刻。

然而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大气稳重的风格让梁田能稳稳站在晚会舞台,却接不到更具流量的娱乐节目。
于是,她陷入了巨大的自我怀疑。她觉得自己像一张"安全牌":有她在,节目不会出错;可没她在,似乎也没什么影响。 这种"可有可无"的无力感,让梁田整夜失眠,焦虑到要看心理医生。
终于,2023年6月,33岁的梁田发文宣布从湖南卫视离职。讽刺的是,出道11年,梁田最受关注的却是官宣离职的那一刻。

梁田官宣离职的微博
离职后,梁田开始在自媒体上分享生活:演话剧、漂头发、旅游……
但是,做博主也需要关注度。
可惜的是,互联网的记忆太过短暂。小红书平台上,除官宣离职的三篇内容点赞量突破3w+外,梁田发布的日常分享、话剧感悟等其他内容始终反响平平,关注度寥寥。

梁田小红书平台的账号数据
如何在流量的巨浪里抓住浮板,成为梁田想要掌握的生存之道。
这种诉求,将她推到恋综小屋的门口。
这里有争议,有流量,更有破圈的可能。

2017年,韩国素人社交恋爱真人秀《Heart Signal》爆火,腾讯随即买下版权制作《心动的信号》,正式开启国内素人恋综赛道。
这一尝试迅速激活市场。2018年后,国内恋综数量呈爆发式增长,各大长视频平台纷纷入局这一热门赛道:
爱奇艺推出《喜欢你,我也是》,优酷推出《我们恋爱吧》,芒果推出《恋梦空间》……
到2019年,情感类综艺节目数量占比达20.3%,成为综艺市场中热度居高不下的重要品类。

节目中的素人嘉宾往往会在恋综结束后收获极高关注度,于是,不少人顺势转型成为网红,社交媒体商业报价随之水涨船高。
2022年,《心动的信号2》嘉宾杨凯雯某社交账户单图报价就已达20万元;《半熟恋人》博主罗拉报价连涨两次;《心动的信号4》嘉宾Melody(方彬涵)商业合作价格也突破了六位数。

部分恋综嘉宾在节目结束后的商业合作报价
当素人凭借恋综实现职业跃迁时,明星们也开始瞄准这块流量洼地。
也正因如此,梁田的这种选择并非个例。
以相同的明星身份参加恋综的,还有《心动的信号》第七季中的男嘉宾,TVB演员涂毓麟。
节目中,他与女嘉宾孙乐言组成的 "毓言 CP" 圈粉无数,二人发布的官宣视频全网点赞量累计超88万。

涂毓麟在节目中爆灯表白孙乐言
这场始于心动小屋的化学反应,迅速蔓延至更广阔的舞台:
从《声生不息·大湾区季》里与陈小春、周笔畅等乐坛大咖同台献艺,到大湾区跨年晚会上的合体亮相,再到加盟浙江卫视自制综艺《我们的爸爸》,这对CP的商业价值如同滚雪球般膨胀。
二人所到之处,尽在"嗑糖"。

涂毓麟参加《声生不息·大湾区季》,孙乐言在台下互动
即便拆开单人活动,他们的热度也是指数上升。
事实上,恋综前,涂毓麟已在TVB以演员、歌手身份活跃,参演《香港重案》等作品,还曾与成龙、张学友等知名港星合作献唱2022年北京冬奥会主题曲。

涂毓麟献唱2022年北京冬奥会主题曲《一起向未来》
同时,由于看好内地市场的发展机会,涂毓麟早早便尝试北上发展。
此前他以 TVB 演员身份参加过内地综艺《加油,小店!》,但节目播出后反响平平,参演的几部电视剧《黑色月光》《坠落画境的你》也都扑的悄无声息。

直到凭借恋综一炮而红,当涂毓麟现身 TVB 57 周年台庆活动红毯时,几乎满屏直播弹幕都在为他应援。
活动结束后,官方视频平台不仅将活动回放视频封面设置为涂毓麟,还特意把他的个人红毯回放单独剪切出来,做成会员专享视频。

香港官方视频平台将涂毓麟设置为回放封面
而参加这场活动的,还包括王祖蓝、林峯等 TVB 资深演员。
或许前辈们也未曾想到,自己数十年深耕演艺事业积累的人气与关注度,竟不及一档恋爱综艺为新人带来的关注度。
传统艺人苦心经营的职业路径,正在被重新定义。而选秀出道的偶像们,也试图用恋综为自己再镀一层话题与关注。
2018 年,《创造 101》选手王晴参加恋综《喜欢你,我也是》第二季,同是《创造 101》选手的王菊则担任观察室嘉宾。

王菊担任王晴参加恋综的观察室嘉宾
选秀时期,王晴的初舞台令导师和观众印象深刻,她也因此收获了大批粉丝。节目前几期,她的排名更是稳居出道位,甚至一度超过最终以第一名出道的孟美岐。
虽然最终未能成团,王晴却在恋综中与人气男嘉宾马健星上演"一见钟情"的高甜互动,收割大量CP粉。

王晴参加《创造101》
这股跨界热潮还蔓延至rapper、脱口秀演员等职业领域。
rapper周密参加《90后婚介所》后,同年推出专辑《周密计划》,并斩获微博音乐盛典年度突破说唱歌⼿;脱口秀演员Rock参加恋综《春日迟迟再出发》后,将经历写成段子,搬上《脱口秀大会》舞台。

Rock在《脱口秀大会》的舞台上讲述自己参加恋综的经历
未成团的偶像、待破圈的rapper,需要素材的脱口秀演员……素人恋综的镜头下,情感成了明星们的流量密码。
更值得玩味的,是素人恋综的选角悖论。
该类恋综的核心,无疑是"素人"与节目观众之间的连接:大家都是普通人,所以在观看时,也更有代入感,制作方在进行嘉宾招募时,往往也会注明"非素人通过率会比较低"。

《心动的信号》第八季报名表
但在实际操作、寻找符合条件的素人嘉宾的过程中,却陷入了困境。
招募主要经过以下几个关键步骤:
首先,选角团队会制作报名表,除基本信息外,重点了解恋爱经历、情感观念等核心问题;
接着通过3-4轮筛选,从官方报名窗口、后台二维码等网络渠道,以及导演私人关系网推荐的候选人中进行初步筛选;
最后,对符合基本条件的素人进行3-4轮深度沟通,同时由专业背调团队核查背景信息。
恋综导演在朋友圈招募嘉宾
然而,招募符合要求的素人嘉宾并非易事,候选人往往需要经历多重考验:
首先是表达能力。即便履历再亮眼,若无法在镜头前自然传递观点,也很难通过;
其次是明确的择偶需求和情感观,这类嘉宾往往能为节目带来更有价值的情感碰撞;
成长经历则是隐性考察项,毕竟家庭背景、教育经历、工作轨迹等,都会影响一个人在亲密关系中的表现;
而大众最关注的外貌,则是相近条件下,嘉宾的加分项。
就算满足了以上所有条件,素人也往往会对公开个人信息、抛头露面有一定抵触,特别是男嘉宾。
世纪佳缘CEO吴琳光曾公开一组数据,数据显示,全国线下相亲机构登记的男女比例达1:5.6,男性的线下相亲意愿显著低于女性。
这一现实投射到恋综选角中则更加明显,愿意在镜头前敞露真实情感的男性素人堪称凤毛麟角。

2024年度部分城市相亲市场男女比例调研
相较之下,女嘉宾虽然报名基数大,但却衍生出另一种困境:大厂职员、高学历从业者等优秀女性扎堆,相似的教育背景和职业轨迹极易导致人设趋同。
节目组往往需要耗费数倍时间挖掘差异化特质,才能让节目有看点。
既要具备清晰的情感表达力、独特的成长故事,又要突破公开露面的心理防线,这样的「多边形嘉宾」往往可遇不可求。
层层筛选下来,素人恋综选角过程堪称"大海捞针"。
相较之下,明星嘉宾的优势一目了然:他们不仅自身条件符合"精致人设"定位,有娱乐圈经历做"背书",还能为节目引流。
对于节目组而言,邀请他们既省力,又自带流量。
这也解释了为何制作团队愿意邀请明星参与,即便他们并非"素人"。
有人将"恋综"视为"流量跳板",也有人将其作为"入行捷径"。
演员敖瑞鹏签约公司后,公司给出选秀和恋综两个通告,让他二选一。他觉得选秀太辛苦,恋综吃得好、睡得香,就去了《恋梦空间》第一季,也就是梁田在2019年主持的恋爱综艺。
别人初见女嘉宾精心准备自我介绍,他在车上倒头就睡;约会时别的男嘉宾展示才艺,他却在现场教学示范"如何淑女地啃鸡翅"。
敖瑞鹏在《恋梦空间》第一季中的表现
尽管仅录制半程敖瑞鹏便退出了节目,但这段经历还是为他积累了初始关注度。
恋综带来的曝光度直接转化为影视资源:
同年,他获得了参演作品的机会,次年便以主演身份亮相芒果TV青春校园剧《时光与你都很甜》,巧合的是,王晴也是这部剧的主演之一。之后,他又合作赵露思、白鹿等当红流量小花,演艺前途一片光明。
这种参加恋综后跨界影视圈的转型模式并非孤例。
上海大学表演系毕业的张浩昕,作为《怦然心动20岁》第一季的女嘉宾,通过节目曝光后,先后在《树下有片红房子》《淮水竹亭》等热播剧中客串角色。
《心动的信号5》女嘉宾、中传播音系毕业的金佳悦,也借助节目热度涉足影视领域。
金佳悦《凡人修仙传》杀青
(从左至右:王铎、金佳悦、杨阳导演、杨洋)
从表面上看,科班出身让她们的转型看似顺理成章,但不可否认的是,恋综所提供的大众认知度,正是许多新人演员梦寐以求的"破圈"契机。
即便是北电、中戏的毕业生,往往也需要经历漫长的试错期才能进入大众视野,而恋综却能让新人在短时间内积累人气。
在明星嘉宾的参与逻辑里,恋综早已不再是单纯的情感社交场域。当他们踏入镜头的那一刻起,所谓"情感"便天然成为了流量博弈的重要筹码。
节目中,金佳悦与男嘉宾陈宗伦牵手成功,还在售后视频里约会发糖。可当节目热度褪去,网友问及二人的情感状况时,金佳悦却表示从未在一起过。
金佳悦和陈宗伦在售后视频里发糖(上)
金佳悦回复网友评论(下)
于是,那些被镜头放大的怦然心动,变成了节目组和嘉宾分别执导、出演的一场"大戏",真情实感的,只有观众。
但cp粉的爱,并不是无偿的。
在王晴参加的恋综后期,男嘉宾马健星问王晴,作为公众人物,如何规划两人走出小屋后的关系,王晴却回应这些问题让她很有压力,还让对方专注过程。
王晴回应马健星的问题
果不其然,正片播出后,王晴的态度立刻引发了CP粉反噬,曾经最狂热的粉丝瞬间化作最严苛的审判者。
一时间,"借恋综翻红""消费 CP 粉""博流量" 等标签纷纷贴在了王晴身上。
王晴则是发微博回应:

王晴回应争议
引发争议的关键,在于观众质疑其参加恋综的动机:王晴真正想要的,究竟是一场真实的怦然心动,还是恋综带来的曝光红利。
答案显而易见。
当镜头关闭,明星嘉宾们选择留在手中的,只有通往名利场的入场券。

与明星不同,素人嘉宾的核心诉求则是建立亲密关系,流量更多只是附带的结果。
比如作为恋综"天花板"的奇闻CP。2019年,《心动的信号》第二季播出,两人在节目里的高甜互动让无数"纯爱战神"为之倾倒。
时至今日,他们的名场面还被无数网友津津乐道。

奇闻CP送礼物名场面
节目收官后,二人也一直在社交媒体上分享恋爱日常,并于2023年官宣领证结婚,杜海涛、郑恺、杨丞琳等观察室嘉宾纷纷送上祝福;
《半熟恋人2》里的余天超与严淼不仅步入婚姻殿堂,更在婚后生下儿子,被网友称为"恋综嫡长子"。
余天超、严淼一家三口
在恋综的语境里,流量与爱情并不冲突,甚至紧密相连、难以分割。
观众真正关切的,始终是嘉宾参与节目的核心诉求是否纯粹。
恋综之所以吸引观众,关键原因在于,恋综节目所生成的图景,能让观众产生"代入感"。
这种代入感具体体现在观看过程中:
观众能够通过观看、解读、参与的方式体会他人爱情故事的甜蜜,同时又不用亲身经历恋爱过程中的难过、纠结等情绪。
正因如此,恋综被称为当代年轻人的 "代糖"。

不过,早期以明星恋情为主的节目却难以实现这种共情。
在过往展现明星恋情的节目中,艺人的生活方式总与普通人相差甚远,其明星光环与偶像包袱也很难让观众产生共鸣。
素人的参与则为恋综注入了一种真实感,观众能从嘉宾的笨拙试探、情感纠结中看到自己的影子。
然而,当越来越多的明星涌入素人恋综,明星嘉宾对待镜头的习以为常,却让这场怦然心动变得不再真实,嘉宾在恋综里的言语行为都或多或少的带有了一些表演性质。
或为获得异性的好感,或单纯出于借节目提升自身知名度、攫取网络流量的功利目的,嘉宾们竭力演绎被精雕细琢的完美人设,使爱情被降格为以积聚人气为目的的CP展演。

恋综拍摄环境
于是我们看到:梁田在镜头前精准把控节奏,涂毓麟从恋综走向跨年舞台,敖瑞鹏无心恋爱一心出道……
当心动小屋的化学反应变成精心设计的剧本,当观众的真情实感沦为流量收割的燃料,恋综的「素人」标签早已名存实亡。
《半熟恋人4》收官日,#梁庭cp# 官宣话题登顶热搜,梁田牵手素人男嘉宾胡允庭。

梁田在恋综牵手成功
在收官小作文里,梁田这样写道:
"我想对@胡允庭 你说,希望我们能一起,把沿途感想活成答案,把独自孤单变成勇敢。一直到故事说完。"
没有人否认爱情本身的美好,也无意绑架任何情感的结局,但我们始终期待所有被言说的爱,都能以真诚为底色自然生长。
参加恋综后,梁田工作室发布了梁田5月的行程图,日程满满当当。
而上次发布行程图,还是在2022年的7月,内容也仅有两条。

梁田工作室发布的行程图
2025年5月(左)及2022年7月(右)
镜头继续转动。
当更多「素人」带着复杂目的走进小屋,这场被流量加持的「爱情故事」,究竟能走多远?又有多少人会继续为这样的节目买单?
或许到最后,观众对真实情感的最后一丝期待也会被消耗殆尽。
部分参考资料:
1、方实验室|城市青年计划【88/100】《梁田: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2、中国传媒大学|《【校友专访】梁田:主持和演戏是我的左右手》
3、凤凰WEEKLY|《不和二本恋爱,精英的「阶层壁垒」?》
4、娱理|《我问选角负责人:一个素人嘉宾上恋综,需要几步?》
5、揭祎琳.何以"下头":国产恋爱综艺的情感代偿与镜像投射[J].当代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