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再迎重磅利好!

5月9日晚间,红塔证券发布公告称,公司收到董事长景峰的函件,提议进行股份回购注销,以优化资本结构并提升股东价值。今年以来,A股证券板块已有多家公司提出回购计划。Wind数据显示, 截至5月11日,今年共有359家上市公司开展回购增持再贷款,其中265家用于股票回购,回购贷款金额上限合计已达469亿元。

消息面上,4月8日,国务院国资委表示,全力支持央企控股上市公司不断加大增持回购力度。随后,以央企国企为主的证券公司开始陆续酝酿回购方案。

国金证券、国泰海通、国投资本(国投证券母公司)、财通证券、中泰证券、东方证券扎堆推出回购计划。从整体来看,按回购上限测算,上述6家券商回购金额合计高达38亿元。若算上尚在筹划阶段的红塔证券,回购规模最高可达40亿元。即使是按回购下限测算,现有6家券商的回购规模也有近20亿元。

5月7日举行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 央行宣布将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的额度合并使用,总额度8000亿元,并优化申请细节。这一举措,极大提升了工具使用便利性和灵活性。申万宏源策略研究部分析师牟瑾瑾对此表示,相关工具后续扩容的潜力巨大,有望重塑A股生态。

盘古智库(北京)信息咨询有限公司高级研究员余丰慧表示, 券商积极回购股份,能够传递出公司对自身发展的坚定信心,向外界释放有力的积极信号,尤其是在波动的市场环境中为投资者注入信心,助力市场健康平稳运行。

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表示,这次的券商回购潮是政策引导与市场自发行为的结合,短期内将有效稳定市场信心,长期效果则需要依赖经济基本面的修复与政策的持续发力,投资者短期可以关注券商板块的估值修复机会。

一揽子金融政策密集出炉,田利辉称,这次回购潮与一揽子金融政策形成共振,央行降准降息、险资入市等政策释放流动性,叠加券商主动回购,共同为市场注入信心。券商作为资本市场的核心机构,其回购行为进一步强化政策加资金双轮驱动的估值修复逻辑。

田利辉提醒,也应看到其中的风险,即回购规模与资金的压力。有些券商的回购上限较高,如果后续经济承压,现金流不够持续,可能面临资金调配的压力。此外,还应警惕外部经贸摩擦对市场情绪的扰动,避免过度透支政策的预期。

需要注意的是,随着年报披露完毕,多家上市公司在新“国九条”严规下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Wind数据显示,在优胜劣汰节奏加快的背景下,年内已有超过140家上市公司被实施ST,5月6日和4月30日就分别有27家和43家公司“披星戴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