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联通“智慧天眼”:绘就黄河生态壮美新画卷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宋秋梅 通讯员 陈芳

在菏泽东明县,这片黄河入鲁的首站之地,一片广袤而充满生机的湿地宛如一颗璀璨的生态明珠,镶嵌在齐鲁大地。这里是众多野生动植物的梦幻家园,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承载着不可估量的生态价值。如今,菏泽联通精心打造的“重点野生动植物动态监测平台”,犹如一双无所不见的“智慧天眼”,悄然开启了守护这片珍贵生态净土的新征程。

科技赋能:编织全域感知密网

菏泽联通的监测平台,是前沿科技融合的结晶,打造出了一个全方位、零死角的监测体系。在东明县鸟类的重要栖息地区域,高清摄像头如忠诚的卫士,错落分布。新建的12个点位上,重型激光云台、中型激光云台以及生态球各展其能、协同作战,24小时不间断地进行录像监测。它们像不知疲倦的守望者,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任何细微的生态变化都能被迅速捕捉。

依托视频物联网与人工智能技术,平台对传统监测设备进行了智能化的华丽升级。智能运行的生态监测监控系统,宛如拥有了“智慧大脑”。它借助深度学习算法,不仅能够精准识别各种动物的种类,还具备动物出没智能提醒、数量智能统计等强大功能。一旦有异常事件发生,系统会立刻发出预警,让曾经人工查询视频录像的繁重工作成为历史,极大地提升了监测效率。

数据驱动:助力科学决策领航

平台的智慧物联生态感知平台就像是一个强大的数据中枢,它能够整合各类监测数据,构建起庞大的自然生态大数据资源池。通过自然生态大数据管理平台,这些数据被深度挖掘和分析,进一步细化形成多个专题资源库,为全面掌握鸟类栖息地的各类信息提供了详实可靠的依据。

在物种分析方面,平台展现出了卓越的能力。它运用多维AI分析模型,结合时序折线图、GIS热力图、AI算法和动态排行榜等多种可视化手段,将物种活动的时间演变规律和空间分布特征清晰地呈现出来。不仅如此,平台还能对国家一级、二级保护动物以及普通物种的数量变化进行多维度统计,通过双轴折线图直观地展示出不同时间周期内动物数量的波动情况,同时还会同步计算并标注出较上年同期的增长率,为相关部门制定科学合理的保护策略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持。

生态蝶变:守护生物多样之美

监测平台的投入使用,为东明县的生态环境带来了翻天覆地的积极变化。凭借精准的监测数据,工作人员能够及时洞悉野生动物的生存状况,从而采取有的放矢的措施,为它们营造更加适宜的栖息环境。对于像大鸨这样的珍稀濒危物种,平台给予重点关注和监测,有效保障了它们的生存繁衍,让这些珍贵的生物在这片土地上得以生生不息。

此外,平台还助力实现了生态保护的精细化管理。通过对保护区不同区域的人车客流进行精准管控,在严格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合理开发生态旅游等项目,丰富了生态产品的供给。这不仅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完美双赢,还让更多人有机会领略东明县生态环境的美丽与魅力,进一步增强了人们的生态保护意识。

菏泽联通搭建的“重点野生动植物动态监测平台”,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为东明县的生态环境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保护屏障。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也为其他地区的生态保护工作树立了成功典范,开启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崭新篇章。未来,随着技术的持续进步与完善,这双“智慧天眼”将继续熠熠生辉,守护更多的生态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