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不到24小时,赖清德遭3连暴击,大陆没收世卫大会资格,南非也出重拳
据央视新闻、环球时报等权威报道,5月15日外交部宣布台湾未获世卫大会邀请,南非近期要求台驻当地机构迁离行政首都比勒陀利亚,岛内最新民调也揭示赖清德当局支持率危机。这些动态在24小时内集中显现,勾勒出“台独”路线在国际承认、岛内民意与两岸博弈层面的全面承压,折射出分裂行径在现实逻辑中的必然困境。
赖清德(资料图)
世界卫生大会的参与资格本质是主权属性的政治议题。根据联合国大会第2758号决议及世界卫生大会25.1号决议,台湾地区参与国际组织活动须经中国中央政府同意,这一原则构成其参与此类事务的政治基础。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在5月15日记者会上明确指出,民进党当局顽固坚持“台独”分裂立场,实质破坏了这一基础。值得关注的是,美媒观察到大陆对赖清德的态度趋近于2000年代对陈水扁的强硬基调,这一对比释放关键信号:当“柔性台独”与“法理台独”均构成对国家主权的侵害时,大陆反制手段或将突破以往框架。此次拒绝台湾参会,不仅是对分裂行径的直接回应,更是对国际社会重申一个中国原则的严肃性——任何挑战主权底线的行为,都将导致其丧失参与国际公共事务的资格。
在国际外交场域,南非的举措具有标志性意义。作为金砖国家重要成员,南非政府要求台所谓“驻南非代表处”在今年10月底前迁出行政首都比勒陀利亚,这一要求本质是对“一个中国”原则的重申:任何非官方机构不得在他国行政中枢设立具有政治象征意义的据点。当台当局试图拖延应对时,南非采取“去政治化”措施,将该机构更名为“台北商务办事处”,归类为“国际组织”并变更地址至约翰内斯堡。这种处理彻底剥夺了台机构的官方属性,表明在主权国家视角下,所谓“台湾代表处”仅能以非政府、非政治的经济文化交流实体存在。台“外事部门”被迫回应协商诉求,侧面印证其所谓“外交突破”在现实中的脆弱性——当“金元外交”难以为继,台当局赖以维系的“国际空间”本质是缺乏主权支撑的虚幻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