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9.2掉到4.8,神作大扑街!
2019 年,有一神作横空出世!
凡是看过的,无不为之震撼。
而它也成了网飞的一块金字招牌,每出续集都让影迷万分期待。
2022 年,第三季上线,《吉巴罗》以惊艳的视效、爆棚的想象力和犀利的主题,又令网友欢呼。

前不久,王者回归。
但,口碑暴跌。
第一季 9.2 分,最新季已经降到了 4.8 分。
令人大跌眼镜。
它到底毁在哪了?
《爱,死亡和机器人》 第四季

《爱,死亡和机器人》(下简称《爱死机》)第四季口碑扑街,实在不冤。
最根本原因在于,它偏离了这个系列的精髓。
要分析它的失败,得先看第一季的优势是什么。
" 后现代美学博物馆 "
这个系列非常有意思,野心也很大,这从片名就能看得出来,它将 " 爱 "" 死亡 " 与 " 机器人 " 三个抽象名词并列起来,涉及的内容可以包罗万象。
而第一季的十八集内容,也基本围绕着这三个名词展开,但也不一定全都涵盖这三个要素。
比如第八集《祝有好的收获》算是要素齐全,而《证人》就不是,基本锚定在 " 死亡 " 这一个元素之上,但不妨碍它被无数观众喜欢。

若要概括它们之间的共通点,大概是——
它们通过丰富多变的画风、题材与故事,共同指向了一个颇具存在主义哲学意味的议题:人类的认同危机。
而能让这个系列爆火的关键原因还在于,它足够好看。
第一点体现在画风,这个系列在做着非凡的视觉探索。
有传统的 2D 手绘风。

有高写实 3D 渲染风。

有极简抽象风。

也有手绘与 CG 的融合风。
典型如《证人》。
后来,导演阿尔贝托 · 米尔戈将这种实验风格再次升级,有了更为极致的《吉巴罗》。


不同视觉风格的汇融,正是后现代主义多元性和复杂性的最好体现。
而且,这不仅体现在画风上,还有题材与内容。
《桑妮的优势》里有斗兽场、搏击、暴力美学与女性主义,《祝有好的收获》有东方志怪与蒸汽朋克 ……
第三季又增添了克苏鲁元素的比重。
《爱死机》中质量好的作品都有个共性,在探索人类的存在主义危机。
举例来说。
《桑你的优势》的故事关于复仇,桑妮曾被男人暴力对待,后来经过改造,走上了斗兽场,她是其中唯一一位操纵巨兽的女性。
那些极致的机器搏击不再赘述。
这片有个反转,当资本家的女助手用计杀死了桑妮后,桑妮的声音再次惊现,她借用巨兽的身体 " 复活 " 了!
更准确来说,桑妮的本体根本不是那具人类的躯体,这才是她的终极优势。
人类的存在形式发生改变。

《齐马的作品》也有类似的主题。
画家齐马起初画肖像画,后来厌弃了人类的形态,开始追索宇宙,为此,他开始改造身体,直至将自己变成终极画作。
这部作品有着极强的哲学意味,核心就在于,它探求的是人的本质、存在的本质。

再比如《证人》。
一个女人目睹了男人杀人的场景,她因为恐惧逃跑,百转千回后,她手刃了男人,回头惊觉,有一个和死者一样的男子目睹了这一切,与开头形成对应,并构成了一个循环。
本片将 " 人对死亡的恐惧 " 具象在了无尽的逃亡之中。

梳理至此我们发现,《爱死机》显然有着清晰而细致的创作思路,能将不同画风、不同议题的动画短片给统合起来。
顺着这个逻辑,就能看出《爱死机》第四季的问题所在。
徒有皮囊,内核空洞
跟前几季一样,作为技术展示,《爱死机》第四季还是可以让人眼前一亮的。
木偶动画、微缩摄影、2D 风、3D 风,甚至还有真人与 CG 的混搭。




可悲的是,画风和技术已经是《爱死机》第四季为数不多的亮点了。
这一季在叙事上似乎完全放弃了努力。
比如第一集《红辣椒乐队》,由大卫 · 芬奇执导。
看到导演的名字时,派爷还非常期待,因为他是讲故事的高手,不说那些巨作,前文提及的《桑妮的优势》就是明证。
但万万没想到。
本片的全部内容就是,乐队在台上演出,粉丝在台下疯狂。
然后,没了。


内容简单到,即便你拼了命地想找到一些表达——比如提线木偶有什么隐喻——可到最后都是枉然。
因为缺乏论据支撑,它就只是一场乐队演出。
这种东西,需要大卫 · 芬奇出手吗?
或者也可以追问,怎么大卫 · 芬奇就端出这样一盘小菜?
第二集名为《与微型物的近距离接触》。
内容也非常单调和苍白。
本片讲的是,外星人来到了地球,刚跟人类打了个招呼,就被人类干了。
外星人怒了,集结军队,用高科技武器屠杀人类。
人类怒了,跟外星人同归一尽。
地球完了。
故事也完了。
这一集除了炫技,似乎毫无表达欲。

第三集《蜘蛛玫瑰》,算是比较切中系列精髓的了。
有爱。女主跟男友情感深厚。
有死亡。男友战死,女主陷入无尽的孤独之中。
有机器人。女主就是。
这部短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女主把怪物当宠物养,宠物的灵与萌激活了她这具行尸走肉。


宠物一直以蟑螂为食,直到吃尽。
在女主展现温存时,宠物突然发狠,将爪牙伸向了女主 ……
综合评价,这集就只是切题,并无用心的设计,更别提回味。
接下来的几集不再一一点评,除了有猫的几集比较讨喜,故事都过于平庸。
不过,《爱死机》尚算一个金字招牌,如果再有续集也不奇怪。
关键是——
它要怎样才能起死回生?
未来的未来
事实上,《爱死机》这种集体创作的模式,其成败在于具体的创作思路,更在于制片模式。
即,只要找到优秀的创作者并将他们吸纳过来,就足以盘活这个项目。
比如能找到类似于阿尔贝托 · 米尔戈(《证人》《吉巴罗》)这样的天才艺术家,有一个可保底,有两个便足以口碑逆袭。
可以举个例子。
因为《攻壳机动队》上映,派爷集中补完导演押井守的作品。
无意间发现了一部比较小众的短片——《我爱你》。

这是押井守为乐队 Glay 的单曲《Satellite of love》所拍的宣传片。
虽然是命题作文,但押井守还是充分展示了才华。
故事设定在世界末日,与之形成反差的是场景。
巴吉度猎犬从昏睡中醒来,在美丽却空荡的城市中闲逛,它在努力寻找玩伴。
终于,有一个天使般的女子从天而降。
狗狗狂喜,衔来一只球想跟她玩耍。

可,天使少女用电子眼扫视了玩具球之后,便漠然飞走。
直到有一天,她们再次相遇。
天使少女惊觉,狗狗这次衔着的玩具球其实是致命武器。
接下来,押井守的处理极好。
天使少女伸出手,狗狗以为她要陪自己玩,吐出了球,在有了安全距离后,天使少女的手变成了枪,开始疯狂攻击那只球,而致命武器也爆发威力。

仔细看,押井守加了一个空镜头——黄球在蓝天、绿草之间形成一道弧线,并与致命武器的掉落形成了呼应。
这神来之笔带有强烈的宿命感。
最终,天使少女击碎了致命武器,自己也惨烈殒命。

故事的结尾,依然是狗狗独自流浪。

这部短片,无论是美学、人设、主题、留白,都堪称出色。
更巧妙的是,这部拍于 15 年前的动画片,跟 " 爱 "" 死亡 "" 机器人 " 等元素几乎完全契合。
后现代主义风格的作品,好多人都在拍,也能拍得好,拍出高级感。
所以,在派爷看来。
《爱死机》并非没有希望。
重中之重是,要找到合适的创作者,要为这个系列注入全新的血液。
否则,只是模式化打造流水线产品,那效果只能是狗尾续貂、自砸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