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美方刚修改决策,中方就打破封锁,美财长坦言:不想与中国脱钩
据环球时报报道,最近,中美贸易的紧张局面刚得到缓解,美国又接连推出两项关于人工智能(AI)的新政策再次让局面扑朔迷离:一是宣布取消此前针对AI发展所用半导体的出口限制,将相关限制调整为建议性指南。二是美国商务部下属的工业与安全局(BIS)发布了一系列细则,在世界任何地方使用华为昇腾(Ascend)等芯片的企业,可能违反美国出口管制规定,受到美国商务部的处罚。
报道称,早在今年1月,美国前总统拜登在卸任之际签署《AI扩散规则》,原计划于5月15日生效。该规则将全球分为三个等级。第一等级包括美国的18个盟友,可自由采购美国AI芯片,但需接受监督;第二等级涵盖约120个经济体,可在一定限制内进行采购;第三等级包括中国、俄罗斯、伊朗及其他国家和地区,被禁止获取高级芯片。
报道称,当前算力基建的投资热潮从北美向全球蔓延,中国大陆市场同步开启千亿级资本竞赛,阿里、字节跳动等头部厂商2025年资本开支计划已达百亿量级。
中方第一时间与美方进行交涉和沟通,直指美方此举是对中美日内瓦会谈共识的严重破坏。在中方表达明确的反对立场后,美国对相关措施进行了调整,将“全球禁止”改为“全球警告”。有分析认为,美方将矛头直接对准华为芯片,目的就是为了限制中国科技行业的发展,挤压中国芯片的生存空间,从而确保美国芯片在全球的领先地位。然而,这种无视全球国家和地区实际利益,单方面挥舞制裁大棒的做法,不仅会对美国的国际形象造成严重冲击,还会破坏全球芯片产业链和供应链。
特朗普(资料图)
美国此举也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拜登的前车之鉴还明明白白的摆在那里。拜登曾提出的对华芯片打压政策,虽然旨在遏制中国科技发展,但实际对美国自身造成了显著的反噬效应。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半导体消费市场,2024年中国芯片进口额达1.03万亿元,而美国芯片企业因出口管制被迫放弃部分中国市场,导致营收锐减。与此同时,中国反制措施精准打击美国关键产业,例如对镓、锗、石墨等实施出口限制,直接影响美国军工、半导体制造,F-35战机生产因稀土短缺面临延迟。
事实上,中国政府早已意识到AI作为战略核心的重要性。从“东数西算”工程到“算力基础设施一体化”,再到各地建设AI超算中心,中国在政策、资本与人才层面多路并进,力图构建“去美化”“去依赖”的技术生态闭环。特朗普试图用行政手段干预市场发展,只会加速这个进程的到来。AI产业从来不是靠谁拉黑谁就能定胜负。技术是动态博弈的结果,人才、市场、制度才是决定长期优势的关键。特朗普这套“技术铁幕”政策,不仅低估了中国的产业韧性,更严重高估了美国自身的不可替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