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资到手先做什么?这份“越花越有钱”的秘籍请收好

存款利率下调的消息在这两天全网刷屏。随着存款收益不断 " 缩水 ",还有哪些投资产品可供选择?在 " 钱袋子 " 的打理上,我们怎样兼顾流动性与收益性?工资到手后先做什么,才能避免成为 " 月光族 " ……

这些话题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也是困扰很多人的必答题。

5 月 21 日,宁波银行上海分行贵宾理财经理朱颜做客每日经济新闻 "520 财富节 ",带来了 " 越花越有钱 " 的财富密码。她从合理规划收支、巧妙利用储蓄和投资工具等方面入手,分享了一系列实用技巧,帮助大家在 " 买买买 " 的同时轻松攒下小金库。

"334 法则 " 做好资金规划," 无痛存钱 " 助力强制储蓄

储蓄往往是理财的前提,通过储蓄的积少成多,不仅能培养良好的理财习惯,同时能实现财富稳步积累,因此很多人会培养自身强制储蓄的习惯。

然而,也有观点认为,强制储蓄即等同于丧失资金的灵活性。朱颜认为这种观点有失偏颇,在她看来,合理的资产配置是能够兼顾资金灵活性与长期收益的。

因此,在谈到工资到手后的资金规划时,朱颜建议可以按照 "334 法则 " 把资金分为三部分。

首先,30% 的资金可以配置一些活期理财、货币基金或者通知存款,这部分资金重在灵活性,可作为应对生活意外的 " 安全网 ",在需要时第一时间拿到手;

其次,30% 的资金可以配置一些固收类银行理财、债券型基金等,平均收益率在 3% 左右,相对前述的活期理财等收益会更高;

最后,剩下 40% 的资金用来夯实资产的 " 安全垫 ",重点配置一些保本类产品,比如定期存款、大额存单、国债等。

" 当然这个‘ 334 法则’的分配比例并非绝对,可以根据个人风险承受能力和资金使用需求适当调配。" 朱颜表示。

在此基础上,朱颜还分享了一些 " 无痛存钱法 ",帮助大家轻松攒下小金库。

一是基金定投,即定时定量买入某只基金。举例来看,投资 1 万元买入一只基金,若是一次性买入便只局限于一个点位,但如果每次 1000 元、分十次每周买入,那不同的买入点位可以连成一条 " 微笑曲线 ",有助于平滑成本并且分散风险。

二是 " 十二存单法则 ",比如每个月 10 号工资到账了,可以拿出 1000 元去配置一年期的定期存款,连续存满 12 个月,一年后的每个月 10 号便都能收到 1000 元的本金和利息。

三是配置储蓄型保险,这也是一种很适合年轻人做强制储蓄的方式。储蓄型保险的特点在于锁定无风险的长期收益,虽然本金可能短期内缺乏流动性,但这份长期的资金规划能够在未来提供稳定的现金流。

存款、国债、保险、理财各具特色,该怎么选?

银行的存款以及代销的国债、保险、理财,这些都是各大银行网点热门的主流产品。这些产品分别有什么特点,该如何选择?朱颜就此一一进行了阐述。

●存款:中长期利率现 " 倒挂 ",大额存单要靠 " 抢 "

朱颜介绍,目前市面上的存款大致可分为以下四类,不同类型产品各具特色。

一是定期存款,通常涵盖三个月、六个月、一年、两年、三年和五年的期限。" 现在银行有一个比较有意思的现象,就是五年期存款利率反而比三年期存款利率还要低,这种利率‘倒挂’现象说明银行预估未来利率还将继续走低。" 朱颜说道。

二是大额存单,通常 20 万元起存。" 一般情况下,存款提前支取是按活期来计算利息的,但是可转让大额存单能做到兼顾收益性和流动性。比如我们买了一份三年期的大额存单,两年后需要用钱了,可以把剩下的一年转出去,这样我们还可以拿到前两年的利息。这种大额存单的灵活性更强,但现在很多银行都没额度,想买的话需要去‘抢’,或者找理财经理预约。" 朱颜表示。

三是通知存款,分为 1 天通知存款和 7 天通知存款,宁波银行的通知存款当天存入当天起息,当天支取当天到账,适合流动性需求较强的投资者。

●国债:一 " 债 " 难求屡上演,按年付息更灵活

近年来,储蓄国债颇受个人投资者欢迎,一经上线,往往便会在极短的时间内被抢购一空,出现一 " 债 " 难求的局面。

据朱颜介绍,储蓄国债有三年期和五年期,目前票面利率分别为 1.93%、2%,按债权记录方式分为纸质凭证和电子方式两种。两者的区别在于,凭证式国债为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储蓄国债(电子式)付息方式比较多样,既有按年付息品种,也有利随本清品种。

" 如果能买到按年付息的国债,其实性价比挺高的。" 朱颜解释,目前一些银行的定期存款利率已经跌破 2%,且存款是到期还本付息,但五年期国债票面利率有 2%,相当于买入 100 万元后每年可获得 2 万元利息,收益和灵活性相较于存款都会更高一些。

●保险:拉长时间线,锁定长期收益

存款利率持续下行,储蓄国债最长只能买到五年期,想要锁定长期收益,还有哪些产品可以选择?

对此,朱颜建议可关注储蓄型保险,作为长期资金规划的一部分。" 银行代销的保险中,大家接触比较多的是增额终身寿。增额终身寿分为两种,一是 2.5% 复利计息,且本金利息固定写进合同里,能确定每一年的具体收益;二是采取分红形式,有确定的保底收益,比如 2%,再加上浮动的分红,相对比较灵活。

朱颜表示,储蓄型保险的期限可能会拉得比较长,适合一些想做家族财产隔离、资金传承、有养老计划或子女教育金规划的群体。复利计息如同滚雪球,时间越久收益越高。这部分资金可占到总资产 10%~20%,以此锁定一个无风险利率。

事实上,近年来随着市场利率不断下降,储蓄型保险的预定利率也在走低。" 我入职银行的时候,储蓄型保险还有 4.25%、4.0% 的利率,之后一路下行,3.8% 到 3.5%,再到 3%,现在 2.5% 左右。利率下行趋势下,各类金融产品收益也会随之下降。" 朱颜说道。

●理财:封闭式产品相对稳健,活期理财可考虑新发产品

关于银行理财产品如何选择,朱颜从活期理财和长期限理财两个维度分享了一些实用的小技巧。

" 活期理财方面,建议大家可以去选择一只刚成立的理财产品,因为产品成立初期,理财公司可能会有一些资源倾斜以及管理费让利。这种短持类理财在成立初期有些能做到近 7 日年化收益 3.5% 左右的水平,相对较高,预期可以维持 1~2 周。不过随着时间拉长,后期收益率可能也会慢慢有所下降,那时候可以赎回,再去选择一只刚成立的产品,这样就能持续享受成立初期的红利,但是这种方式就需要投资者不停去更换产品。" 朱颜表示。

她同时提到,如果上班族平时工作比较忙,顾不上去打理这些产品,那么可以适当去配置一些长期限理财,包括封闭式理财和定开式理财。

其中,封闭式理财基本采用期限匹配策略,比如一款两年期的理财产品,其底层资产中的债券同样也是两年期。产品到期后,投资者可以拿到债券的票息收益,因此相对比较稳健。

定开式理财的特点在于定期开放,比如一年定开式理财到期后会有十天左右赎回期,如果不赎回,其本金和收益会自动再次买入,这样也避免了投资者由于忘记操作而损失收益的情况。

" 由于定开式理财到期后客户是否赎回存在不确定性,因此这类理财不一定会采用期限匹配策略,底层资产中债券的买卖价差(即资本利得)也会贡献一部分收益。在债市行情较好的情况下,这种定开式理财收益率也会比较高。" 朱颜还提到,理财产品的选择,具体还是要看投资者的风险承受能力和对资金收益性的需求。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以上仅代表个人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

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