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观察:小米YU7踩着SU7的肩膀来了

《科创板日报》5月22日讯(记者 唐植潇)小米成立15周年之际,小米集团创始人兼董事长雷军又回到公众视野,一口气发布了多款新品。

其中,既有外界期待已久的小米自研芯片玄戒O1、YU7,也有小米15SP手机、OLED大屏平板、手表S4,以及相关的空调、电视机等中高端家电。

“芯片是绕不过去的一场硬仗”。雷军表示,小米创业15年,其中芯片就研发了11年。他表示,这11年有多少艰辛,有多少汗水,有多少无法用语言来表达的痛苦。

能够看出,此次发布会更像是小米成立15年来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

据雷军在现场介绍,截止目前,小米手机的市场份额已连续19个季度位居全球前三;汽车、芯片、智能工厂完成从0到1的跨越;人车家全生态战略正式闭环。雷军认为,小米已经成为拥有“最完整生态”的科技公司。

“在硬核科技探索的路上,小米是一个后来者,也是一个追赶者,作为后来者一刚开始肯定不完美,总会被嘲笑、被怀疑,这些都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但我相信这个世界终究不会是强者恒强,后来者都有机会。”对于未来五年(2026-2030年),雷军表示,公司预计还会在研发上投入2000亿元。

雷军喊话,玄戒O1要对标苹果

据《科创板日报》记者了解,2014年,小米成立全资子公司松果电子,开始“造芯”。2017年,小米正式发布了首款采用了28nm工艺的自研SoC“澎湃S1”,这款芯片搭载在了小米5C手机上。但在2019年,小米暂停了“大芯片”SoC的研发,转身投入了“小芯片”,“大芯片”项目一度搁浅;2021年,雷军拍板,重启手机SoC自研。

细数了芯片研发的波折,雷军称,2021年至今的芯片研发之路“几乎从零开始”,芯片项目的启动之初,便设定了极高的目标:必须使用全球最先进的三纳米制程,架构性能要进入第一梯队,核心指标要有机会对标苹果。“五年前,小米加大核心技术研发,下决心五年投入1000亿元。五年过去了,大约投入了102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