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发掉得厉害?可能是它惹的祸

雄激素性脱发是什么病?

雄激素性脱发,又称雄脱、雄激素源性脱发、雄激素性秃发、脂溢性脱发、脂溢性秃发、早秃、雄性秃、男性型脱发、遗传性脱发等,是一种常见的脱发问题。

发病主要是依赖雄激素的作用,和遗传关系大。男女都可发生,男性更多见,常在 20~30 岁发病。

雄激素性脱发有什么表现?

男性早期表现为前额、双侧额角和(或)双侧鬓角发际线后移,或头顶部脱发逐渐加重,最终使头皮显露,通常伴有头皮油脂分泌增多的症状。

女性主要表现为头顶部与发际缘之间头发弥漫性稀疏、纤细,前额发际线位置不改变,通常也伴有头皮油脂分泌增多的症状。

具体的情况表现和程度类型,可以对照参考下面的 BASP 分型(一种男女脱发均适用的新的通用分级法):

图片来源:《中国人雄激素性脱发诊疗指南》

以雄激素性脱发 M 型为例,表现为从前额两侧头发开始纤细、稀疏,逐渐向头顶蔓延,额部发际后退,头顶头发脱落。

逐渐发展为「高额」,呈 M 字形秃发(见下图)。严重的时候头顶也会变秃,甚至仅脑后和两耳后保留一圈头发。

图片来源:男性患者 https://www.teammicro.com

脱发处皮肤光滑,可见柔软、纤细的毫毛(毳毛)。无明显症状,或仅有轻微痒感。部分患者有头皮、头发油腻,露出油腻发亮的头皮。

女性症状较轻,多头顶头发稀疏,前额发际线不后移(见下图)。

图片来源:女性患者 ttp://www.idoj.in

这类脱发进程缓慢,程度因人而异。

雄激素性脱发容易和哪些疾病混淆?

雄激素性脱发需要和其他类型的脱发进行区分,如休止期脱发(包括产后脱发)、人为引起的拔毛癖、斑秃、结缔组织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引起的脱发等。

刚生过孩子的,考虑产后脱发的可能;

有因为焦虑等情况有自己拔头发的行为史,要考虑到拔毛癖的可能;

表现为成片、成块脱发的考虑斑秃;

如果脱发伴有皮疹、关节痛或血清自身抗体的异常,还要考虑结缔组织病引起的脱发;

如果女性在绝经期后出现前额脱发,并且发际线不均匀后退,则考虑前额纤维化性脱发。

以上不同原因引起的不同类型脱发,治疗方法也可能不同,不建议自诊自治。

明确脱发原因和类型,在医生指导下针对性选择真正有效「生发抗秃」的方法才是重点。如果你或者家人有脱发困扰,可以点击下方卡片,在家即可咨询三甲皮肤科医生。

以下你可能关心的问题,点击即可查看。

百科作者

唐教清 皮肤科医师

审核专家

杨苏腾 皮肤科主治医师

身体小毛病不要拖!

一对一咨询医生 对症治疗好得快

首次问诊 9.9 元起

策划制作

策划:Nix   |     监制:枕玉

图片来源:丁香医生设计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