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粮液业绩增速骤降、大股东纷纷减持,曾从钦的千亿梦悬了?
白酒行业的泡沫,正在渐渐破裂。
2024年全年,白酒行业深陷“量价齐跌”的泥沼之中。在消费低迷的大背景下,“动销疲软、价格倒挂、库存高企”也成为了压在酒企们头上的三座大山。
随之而来的,是酒企们的业绩增速放缓。作为白酒行业的领头羊,茅台和五粮液也未能独善其身。不过,2024年,茅台营收和利润增速虽有所放缓,但仍双双增长超过15%,达成了年初制定的增长目标。
相比之下,五粮液的境遇就没有这么乐观了。2024年,五粮液营收和利润增速均降至个位数,创下了自2017年来的最低水平,营收保持两位数增长的目标也落了空。
业绩的低迷,也体现在了五粮液的股价上。2025年,经历了连续四年股价下挫后,五粮液的股价仍在跌跌不休。
面对困局,五粮液也开始采取控货挺价等措施,力求提振销量稳住业绩,不过效果还并不明显。
2025年,五粮液能走出低谷吗?五粮液董事长曾从钦口中的“千亿发展目标”还能实现吗?
业绩增速创2017年来新低,机构集体减持
四月还未落幕,五粮液今年的股价跌幅已超过7%。拉长时间来看,五粮液股价较2021年创下357.19元的新高已累计跌超60%。
伴随着五粮液股价的低迷,“聪明钱”们也纷纷悄然撤离。年报显示,2024年五粮液十大股东中有四位进行了减持。减持数量最多的是五粮液第三大股东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即“北上资金”,2024年共减持2138.65万股,减持幅度达12.2%。这已是北上资金连续第二年减持五粮液。
与此同时,张坤、刘彦春、侯昊等顶流基金经理也纷纷减持五粮液。侯昊旗下的招商中证白酒指数基金是五粮液第五大股东,2024年减持了908万股,减持幅度达15.9%;张坤旗下的易方达蓝筹精选混合基金是五粮液第八大股东,2024年减持了338万股,减持幅度11.5%;刘彦春旗下的景顺长城新兴成长混合基金是五粮液第十大股东,2024年减持了303万股,减持幅度16.4%。
(图源:五粮液年报)
此外,东方财富的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共有1419家基金持股五粮液,持股数达4.4亿股。到了2025年3月31日,持股基金数骤降61%至551家,持股数下降24.6%至3.3亿股。
四大股东和机构集体减持的背后,是其对五粮液业绩放缓的“用脚投票”。
2024年,五粮液实现营收891.75亿元,同比增长7.09%;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18.53亿元,同比增长5.44%。
虽然五粮液营收和净利润仍在保持增长,但这已是自2017年来首次降至个位数增长,且2025年一季度进一步降至同比增长6.05%。此外,据观察者网报道,2024年四季度,五粮液净利润同比下滑6.2%,时隔11年首次出现季度利润负增长。
而且横向对比,五粮液的业绩增速,不仅不如排名更靠后的山西汾酒,也远不如更大体量的茅台。2024年,茅台营收1741.44亿元,同比增15.66%;利润1196.39亿元,同比增15.41%;山西汾酒营收360.11亿元,同比增12.79%;净利润122.43亿元,同比增17.29%。
值得一提的是,这个增长态势还是五粮液一直以来大力营销的结果。
2024年,五粮液销售费用106.9亿元,同比增长了37.15%,远高于自身营收增幅,且接近茅台的两倍。
五粮液业绩增速的放缓,从产品结构上也能看出端倪。
当前,除了第八代普五之外,五粮液还有对标茅台年份酒的经典五粮液,以及其他酒产品,包括五粮春、五粮醇、五粮特曲、尖庄等中低端产品。
第八代普五是绝对的营收主力。2024年,以八代普五为代表的五粮液产品贡献了678.75亿元的营收,同期五粮液酒类营收为831.27亿元,五粮液产品营收占比高达81%以上。
问题在于,五粮液对明星大单品的依赖较高,中端价格带长期缺乏第二个大单品撑场面。就五粮春、五粮特曲、五粮醇、尖庄4个全国性战略品牌而言,市场的认可度还不够。
此外,合同负债一直被视为白酒企业的“蓄水池”,也是预示酒企未来业绩走势的前瞻性关指标。这个数据下降,意味着经销商进货的信心在减弱,也意味着业绩可能将走软。2025年一季度,五粮液的合同负债从116.9亿元下降至101.7亿元,降幅达13%。
然而,在业绩表现不佳之际,五粮液董事长的薪酬还在上涨。2024年,五粮液董事长曾从钦税前报酬总额达67.83万元,较上年同期61.83万元增长了9.7%,高于公司营收涨幅。为了扭转颓势,五粮液选择了控货挺价,但这似乎只能暂时解渴。
控货挺价并非长久之计
作为营收主力,第八代普五的任何量价变动都对五粮液影响颇大。
最好的结果自然是提价又增量。从过往的历史动作看,五粮液提价一方面与行业景气度相关,另一方面跟随茅台提价的概率较大。据中国银河证券统计,2008年后,五粮液整体上跟随茅台提价。
2023年末,茅台宣布上调53%vol贵州茅台酒(飞天、五星)出厂价格,平均上调幅度约为20%。随后的2024年2月,五粮液宣布调整第八代五粮液出厂价,从969元/瓶涨到1019元/瓶。
然而现实的困境是,八代普五价格倒挂已成常态。在京东平台的五粮液官方旗舰店中,八代普五到手价能达到979元/瓶,拼多多平台上甚至低至两瓶1879元。
未来如果茅台继续提价,五粮液不能再次对标的话,就会令五粮液的品牌价值有所削弱,从而迎来“需求下降-渠道甩货-价格倒挂”的不利局面。
直接提价不见成效,五粮液开始控量。
今年春节前,五粮液暂停供货八代普五,显然想要依靠控量挺价来扭转价格倒挂的局面。
4月10日,“第十四届中国白酒T9峰会”上,曾从钦呼吁“防内卷”,共同应对电商平台“百亿补贴”等低价促销冲击,可见五粮液依旧受渠道低价困扰。
不过,这不是五粮液第一次保价。2023年末,澎湃新闻报道称,12月14日,记者从上海地区五粮液经销商处获悉,目前2024年年度合同已经签订完成,新合同每家经销商都被砍掉了20%的“普五”合同量。五粮液内部人士也证实了上述消息。
虽然努力控货符合五粮液在之前提出的“加大力度抓好产品量价平衡”方针,但五粮液的库存压力或许也会随之增大。2024年末,五粮液产品的库存量达到6173吨,较之2023年底的4437吨增长了39.13%。
在价格倒挂问题彻底解决前,如果大量发货,会令长久以来的控货挺价策略功亏一篑。如果发货量过少,企业去库存压力依旧存在,经销商的利益又无法保障,依旧难以彻底解决问题。
因此,无论考虑自身库存和业绩压力,还是经销商利益原因,控量挺价都不会是长久之计。五粮液既要稳定出货量,保证企业和经销商的库存都维持在合理水平,又要稳定市场价格。这个平衡,需要好好把握。
展望2025年的业绩前景,五粮液已不再如2024年初时乐观,当时五粮液表示“营业总收入持续保持两位数稳健增长”。如今,五粮液表示,“2025年主要发展目标是:巩固和增强稳健发展态势,推动品牌价值和市场份额双提升,营业总收入与宏观经济指标保持一致。”
值得注意的是,2025年,也是曾从钦千亿目标的关键之年。早在2022年时,曾从钦便在业绩说明会上称,“十四五”期间,五粮液将继续保持两位数的可持续稳健增长,到“十四五”末实现千亿发展目标。
粗略计算,五粮液若要实现千亿营收,2025年的营收同比增幅要达到12.1%。若以当前的态势继续下去,曾从钦的千亿目标今年怕是难以实现了。
本文源自:金融界
作者:大浪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