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军用血的教训给中国上了一课,若战争打响,三大铁律不能违背

据新华社消息,4 月 27 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再次就克里米亚问题表态,称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愿放弃克里米亚,作为达成和平协议的一部分,俄乌战争的结束终于出现了曙光。

自 2022 年俄乌冲突爆发以来,这场战争已持续三年多,成为二战后规模和影响力极为显著的军事冲突之一。

战争不仅让俄罗斯承受了巨大的经济、军事和地缘政治代价,也对全球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

作为一场现代战争的典型案例,俄乌冲突为世界提供了许多值得深思的教训。

尤其对中国而言,这场战争凸显了在战争决策中必须遵循的三大铁律:战争贵在神速、当断不断、干大事而不惜身。

战争贵在神速:拖延的代价

俄乌冲突的持续时间远超预期,战争的拖延让俄罗斯付出了惨重代价。

首先是军事上的巨大损失。

据国际战略研究所(IISS)和其他权威机构数据,俄军在冲突中伤亡人数 78.3 万人,其中 17.2 万人死亡、61.1 万人负伤,武器装备损耗严重,包括数千辆坦克和数百架飞机被摧毁。

这种损失不仅削弱了俄军的战斗力,还让外界对俄罗斯军事能力的评价大幅下降。

战争的长期化还让俄罗斯陷入了更不利的地缘政治局面。

以芬兰和瑞典为例,俄乌冲突爆发后,这两个国家迅速加入北约,将北约势力范围直接扩展至俄罗斯的西北边境。

根据北约官方数据,芬兰的加入使北约与俄罗斯的陆地边境线增加了 1300 公里,大大压缩了俄罗斯的战略缓冲空间。

经济上的代价同样惨重。

俄乌冲突前,俄罗斯的年度军费约为 600 亿美元,而到 2025 年,其国防开支预计将翻倍至 13.5 万亿卢布(约合 1343 亿美元)。

为了满足战场需求,俄罗斯不得不调整产业结构,将更多资源投入军事工业。

例如,一些拖拉机厂被迫停止生产民用设备,转而生产坦克。

这种调整虽然短期内满足了战争需求,但长期来看却削弱了俄罗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当断不断:错失的战略机遇

俄乌冲突的爆发与北约东扩密切相关。

从苏联解体后开始,北约逐步吸纳东欧国家,持续压缩俄罗斯的战略空间。

然而,面对北约的步步紧逼,俄罗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选择了观望,未能在早期采取有效措施遏制北约扩张。

事实上,俄罗斯曾有机会通过经济手段影响欧洲国家的决策。

例如,俄罗斯是欧洲的重要能源供应国,完全可以利用天然气和石油资源与波兰、罗马尼亚等国家建立更紧密的经济联系,从而减少它们加入北约的动力。

然而,俄罗斯在这一过程中显得过于保守,未能充分发挥经济手段的潜力。

等到北约扩展至家门口时,俄罗斯才被迫以战争方式应对,这种 " 当断不断 " 的战略失误让局势更加复杂。

干大事而不惜身:克制的代价

在俄乌冲突中,俄罗斯采取了有限战争的策略,避免将战争规模扩大到北约成员国或其他地区。

这种克制虽然在短期内减少了与北约直接冲突的风险,但却让北约看清了俄罗斯的底牌。

美国和北约因此加大了对乌克兰的军援力度,包括提供先进武器和大量资金支持。

如果俄罗斯在战争初期采取更强硬的措施,例如宣布乌克兰全境为战区,或击落进入乌克兰领空的北约运输机,北约可能会重新评估对乌克兰的军援风险。

然而,俄罗斯始终未采取类似行动,这让北约的援助变得更加肆无忌惮。

这种克制还导致俄罗斯的战略威慑力大幅下降。

北约成员国意识到俄罗斯并不敢将战争扩大到更广范围,因此在战略上更加主动。

这无疑让俄罗斯在地缘政治博弈中处于更加不利的地位。

启示与未来思考

俄乌冲突不仅让俄罗斯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也为世界提供了深刻的警示。

战争的拖延、战略决策的迟缓以及克制策略的失误,都让俄罗斯在这场冲突中陷入被动。

这些教训对其他国家,尤其是中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首先,战争决策需要果断且高效。

拖延只会让损失成倍增加,战争贵在神速。

其次,面对威胁时要及时采取行动," 当断不断 " 只会错失良机。

最后,战略威慑力的维护至关重要,干大事不能惜身,必要时必须展现足够的决心和行动力。

俄乌冲突的教训提醒我们,战争从来不是孤立的事件,而是国家综合实力、战略决策和国际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未来,当面对类似的地缘政治挑战时,我们必须更加清醒地认识到这些铁律的重要性。

参考资料:

上 ` 观新闻:结束俄乌冲突来到关键一周?特朗普再谈克里米亚:泽连斯基愿意放弃 2025-04-28

新浪财经:英国国际战略研究所评估俄乌冲突中俄军人员装备损失及乌军面临的挑战 2025 年 03 月 12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