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气森林音乐节“翻车”,口碑崩盘谁的锅

作者 | 范志辉

今年五一,第一个口碑崩盘的音乐节已经出现了:元气森林音乐节。

本应是乐迷狂欢的音乐节,却因演出时间压缩、现场管理混乱、粉丝集体维权等事件,演变为一场舆论风暴。

线下,赵露思的压轴表演从 30 分钟被砍至 7 分钟,崔健的演出在未结束时被强行终止,粉丝高喊 " 退票 " 的声浪此起彼伏。线上," 元气森林音乐节 迟到 "、 " 赵露思只唱了 2 首歌 "、" 崔健 音乐节 " 等热搜刷屏,小红书也遍布对元气森林音乐节的声讨。

此次元气森林音乐节的 " 翻车 " 事件,看似是单次活动的失误,实则暴露了近年来国内音乐节野蛮生长后的结构性矛盾:在热钱涌入的背景下,主办方的专业性缺失、音乐本质的让位、观众体验的漠视,让音乐节从小众文化的盛宴沦为资本逐利的试验场。

那么,这场音乐节的口碑崩盘,到底是如何发生的?谁的锅?

一场灾难级演出事故

综合现场乐迷吐槽,元气森林音乐节可以说是基础设施、现场服务、演出内容的全方位坍塌,被去现场的朋友说 " 是我看过的音乐节里体验最烂的 "。

有现场网友提到,音乐节场地附近的交通很差,堵车严重,且停车超级不方便,正常排队得两三个小时;停车后还需步行 2.5 公里,观众区离入口非常远,还没看演出呢,先来了一场拉练。到了安检口,入场也非常混乱,各种无理由卡人排队。

基础设施不完善,现场脏乱差,观演区基本为黄沙地,没有铺设草皮,风一吹就尘土飞扬;仅有少量假草铺设在非核心观演区,反倒是 VIP 和普区间隔巨大的工作人员过道中铺设了有假草皮。现场分区也与宣传不符,宣传为 AB 分区:VIP 区 + 普区分区,实则 AB 分区:VIP、VVIP、过道区、普区),在未提前告知情况下,VIP 区晚到不能入内场,黄色手环限量发放,晚到的人只能在距离远的次 VIP 区。

场内体验也不好,安保、保洁、志愿者等服务人员专业性缺失;由于所有软装水不准带入,只能场内购买,矿泉水 10 元一杯,元气森林 20 元一杯,排队至少半个小时,餐食也偏贵且难吃。并且,内场没信号,走散了根本联系不上对方,而且现场还走丢了好几个孩子,不知道最后找到没有。

当然,一场音乐节最核心的演出内容,元气森林音乐节也没有做好把关,堪称灾难级演出事故。

一方面,由于落日飞车因交通事故迟到 15 分钟,且坚持演完自己的完整时长,导致演出时间开始出现推迟;另一方面,也是更主要的原因,由于主办执行团队准备不足,未能将艺人的换场时间控制在原定的 10 分钟,实际上换场都超过了 20 分钟。同样不理解的是,主办方坚持在每组艺人的演出间隔期间放整整 20 分钟的广告,宁可压缩表演时间也不砍广告时间,导致耽误的时间越来越多。

最终的结果,就是引发了老狼、柳爽、郑钧、崔健、赵露思等后续艺人的表演时间被压缩的连锁反应。

据现场网友表示:老狼压缩了 6 分钟,柳爽压缩了 10 分钟,棱镜乐队压缩了 7 分钟,旅行团乐队压缩了 12 分钟,郑钧压缩了 14 分钟,崔健压缩了 4 分钟。再有就是本次音乐节的最大噱头——赵露思以公益参与的方式带来音乐节首秀,结果原本 30 分钟的演出时长变成了 6、7 分钟,只唱了两首歌,真是有点心疼提前一天夜排的粉丝。

据悉,直到崔健上场,已经整整晚了 45 分钟,相当于晚了一个表演时段。当晚,崔健在舞台上说:" 我们严格遵守时间规则,我们还有一首歌的时间 ",但话还没说完,主办方直接升幕布,非常不尊重艺术家,硬生生给人轰下台了,台下也响起此起彼伏的退票声。

(视频来源 @树姑娘 blingbling)

此外,据博主 " 树姑娘 blingbling" 表示,官方前期把没有摇臂当不会遮挡的宣传点,现场却是摄影平庸,没有其他音乐节的推拉摇移,且两边大屏太长了,做成两个分屏,搭配上一边的强行植入的元气森林广告,一边的土味装饰花边,非常破坏舞台美感," 审美极烂,视频一拍就是广告的感觉,真膈应 "。

复盘来看,由于主办方元气新生和造梦星河的专业度缺失,既缺乏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经验,也未能将尊重用户体验真正落地,最终导致了元气森林音乐节的口碑崩盘。

作为音乐节的操盘者,其在流程管理上的失误,堪称教科书级反面教材,不仅损害了艺人权益,让观众对主办方失去信任,更严重伤害了自家的品牌价值,真的得不偿失。

劣币何时退场?

其实,这并非元气森林音乐节第一次出现负评。

去年五一,厦门元气森林音乐节凌晨发布通知,称受天气因素影响宣布取消,原定于 5 月 1 日举办元气森林音乐节演出取消,5 月 2 日演出正常。如需退票,可直接在原购票渠道申请,退票金额将原路退回,但并未提及机票、酒店费用等损失如何补偿。

但仅仅 6 小时后,也就是 5 月 1 日 10 时 41 分,再发布消息称,鉴于目前天气已基本符合举办音乐节的要求,接到相关部门通知,同意 5 月 1 日的元气森林音乐节可照常举办,对之前给大家带来的不便深感抱歉。

且不说通知在凌晨宣布,从宣布取消到宣布照常举办,仅过去 6 小时,结果就迅速翻转,显然有些太闹着玩儿了,对于已经退了机票酒店的乐迷也极为不负责任。

追根溯源,元气森林作为品牌方亲自下场办音乐节,始于 2023 年。

随着演出市场的火热,很多热钱涌入到音乐节,酒饮、奶茶、美妆、汽车等快消品牌也加大在这一领域跨界冠名的力度,甚至像蜜雪冰城、隅田川咖啡、元气森林、乐堡啤酒、雪碧、上汽奥迪等亲自(联合)主办音乐节,试图通过 " 品牌 + 音乐 " 模式提升用户黏性,提升品牌价值。

不过,据音乐先声观察,这一现象在今年也有所降温,元气森林是为数不多还在办音乐节的品牌。

今年,像赵露思、张新成、丁禹兮、罗云熙、张晚意、任嘉伦等大批演员,蒲熠星、火树等综艺人,以及何秋亊、皮皮朱等短视频网红纷纷登上音乐节舞台,音乐节 " 变味 " 的呼声愈加高涨。不得不说,这两年音乐节市场的竞争确实是太激烈,为了卖票或者差异化竞争,吸纳流量艺人是打破僵局的解决方案之一,还能吸引全新的观众群体,撬动更大规模的粉丝经济。

但更值得反复强调的是,在行业快速扩张的同时,暴露出的准入门槛低、专业度缺失、应急处理经验不足等问题。

不少主办方以拼盘逻辑办音乐节,并不考虑品牌的长远发展,且采用 " 重流量,轻服务 " 的模式,过度依赖明星效应和营销炒作,用户体验却是其次,在实际执行中因细节失控,陷入口碑崩盘。这次元气森林音乐节的翻车,与其说是偶然事故,不如说是行业积弊的集中爆发,更可能引发对整个行业的信任危机。

当然,我们并非抵制更多资本入场,而是抵制对专业没有敬畏心、没有音乐审美、只想着一味收割的主办方。唯有回归 " 音乐本位 "、重塑专业精神、尊重观众诉求,才能让音乐节真正成为连接音乐人、乐迷与大众的乌托邦、游乐场。

否则,当音乐沦为资本棋盘上的棋子,观众用脚投票的时刻也就不远了。

* 本文图源网络,如侵权联系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