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A股图鉴:3000余家上市公司营收同比增长,“打工人”人均涨薪超7000元

2024 年 A 股年报季落下帷幕,超过 5400 家上市公司披露了 2024 年年报。面对国内外环境复杂多变的挑战,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依旧显示出了强大韧性。

Choice 数据显示,2024 年 A 股上市公司营业总收入合计 71.92 万亿元,归母净利润合计 5.21 万亿元。披露 2024 年年报的 5404 家上市公司中,有 3035 家实现营收正增长,2569 家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

除了公司业绩," 打工人 " 们最关心的莫过于辛苦一年所获得的报酬。2024 年 A 股全行业人均薪酬达到 23.24 万元,相比 2023 年全行业人均薪酬增长 7083 元,同比增长 3.14%。金融行业依旧保持人均高工资水平,而制造业人员扩招意愿更强。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通过回顾 2024 年 A 股年报数据,挖掘过去一年 A 股上市公司发生的一些 " 新故事 "。

超 3000 家上市公司营收同比增长,研发支出持续扩张

面对 2024 年更为纷繁复杂的内外部环境,A 股上市公司业绩展现出了强大韧性。Choice 数据显示,2024 年,A 股上市公司营业总收入合计 71.92 万亿元,归母净利润合计 5.21 万亿元。超过一半的上市公司实现了营收和归母净利润的双增长。

分行业来看,银行、非银金融、石油石化等行业 2024 年归母净利润总额位居前列,分别为 2.14 万亿元、5273.59 亿元和 3721.35 亿元。

2024 年,科技创新依旧是上市公司发力的主要方向,有关部门推出多项政策促进企业创新发展。

2024 年 4 月,证监会发布《资本市场服务科技企业高水平发展的十六项措施》,从上市融资、并购重组、债券发行、私募投资等全方位提出支持性举措。进一步健全资本市场功能,优化资源配置,更大力度支持科技企业高水平发展。

2024 年 6 月,证监会发布《关于深化科创板改革 服务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八条措施》,进一步深化改革,提升对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的包容性,发挥资本市场功能,更好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大局。相关措施聚焦强监管防风险促进高质量发展主线,提出一系列新举措,推动科创板在市场化法治化轨道上持续健康发展。

除了政策扶持,去年我国还通过各类财政手段为企业创新赋能。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 年,现行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的主要政策减税降费及退税达 2.63 万亿元,助力我国新质生产力加速培育、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从 A 股上市公司整体研发强度(研发支出 / 营业总收入)来看,2024 年 A 股研发强度约为 2.1%,2023 年为 1.9%。2024 年 A 股研发支出金额合计 1.52 万亿元,其中,计算机、国防军工和电子行业研发强度领先,计算机行业研发强度为 8.97%,远高于其他行业。

具体到公司来看,比亚迪(002594.SZ)成为 A 股 2024 年 " 研发王 ",全年研发支出达到 541.61 亿元," 中字头 " 上市公司紧随其后,中国建筑(601668.SH)2024 年研发支出为 454.59 亿元,中国移动(600941.SH)研发支出为 340.27 亿元。

去年 A 股人均薪酬同比上涨超 7000 元,比亚迪一年扩招 20 万人

2024 年 A 股最赚钱的行业依旧是金融类。

据 Choice 数据统计,2024 年 A 股上市公司人均薪酬水平为 23.24 万元,同比增长 3.14%。其中银行和非银金融行业上市公司 2024 年人均薪酬位列第一、第二,分别为 40.40 万元和 39.43 万元。石油石化行业位居第三,平均薪酬为 35.37 万元。

除了以人力资源服务为主营业务的科锐国际(300662.SZ)(薪酬数据受其主营业务影响),渤海租赁(000415.SZ)、中信金属(601061.SH)和陕国投 A(000563.SZ)分别位列 2024 年 A 股员工人均薪酬的前三位,金额分别为 184.61 万元、132.26 万元和 104.4 万元。

渤海租赁是一家以经营租赁为主业的上市公司,主营业务涵盖飞机租赁、集装箱租赁、基础设施租赁、大型设备租赁等,公司是全球第二大飞机租赁商。2024 年渤海租赁实现营业总收入 384.31 亿元,同比增长 14.12%;归母净利润 9.04 亿元,同比下滑 29.45%。截至 2024 年末,渤海租赁在职员工总数为 580 人,在上市公司中属于 " 小而精 " 的类型。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渤海租赁,位居 2024 年人均薪酬前五的上市公司员工总数几乎都在 1000 人以内,中信金属更是仅有 271 人。虽然员工人数少,但是以大宗商品贸易和投资为主要业务的中信金属是实打实的 " 千亿元 " 级上市公司,2024 年实现营业总收入 1301.90 亿元,同比增长 4.15%;归母净利润 22.38 亿元,同比增长 8.79%。

除了人均薪酬总额,回顾 2024 年,不少上市公司涨薪颇多。华图山鼎、高澜股份、和展能源 2024 年人均薪酬分别同比增长 328%、202% 和 198%。不过,相关增长主要源于上述公司 2023 年薪资出现较大下滑后出现 " 反弹 "。

另外,央国企依旧是就业 " 蓄水池 "。2024 年,比亚迪(002594.SZ)以 96.98 万人高居 A 股上市公司员工数量榜首。但除它之外,员工总数前十基本由央国企包揽,包括中国移动、农业银行(601288.SH)、建设银行(601939.SH)、工商银行(601398.SH)、中国石油(601857.SH)和中国建筑等。

从新增员工人数来看,制造业上市公司扩招意愿更强。比亚迪 2024 年员工总数增加 26.54 万人;其次为潍柴动力(000338.SZ),新增 4.97 万人;立讯精密(002475.SZ)2024 年也增加了 4.55 万人。

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