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砖头相向”到“握手言和”,这场装修纠纷终和解

装修进行到70%,本以为一切都在按部就班地推进,没想到,麻烦却接踵而至。武汉东西湖区的冯大姐一家就碰上了这样的糟心事。当初谈好的包工包料,装修公司却突然提出要加钱买材料。冯大姐一家自然不同意,毕竟白纸黑字写得清清楚楚,怎么能说变就变呢?

谁能想到,这一拒绝,矛盾就像被点燃的火药桶,瞬间爆发。冯大姐的丈夫一时情绪上头,冲动之下抄起砖头砸向了装修公司老板的头。这一砸,可把事情闹大了。结果是冯大姐丈夫被行政拘留,还得缴纳罚款,原本只是装修上的“扯皮”,一下子演变成流血冲突 ,双方关系降至冰点。

很快,这场纠纷闹到了武汉市东西湖区人民法院立案庭。冯大姐一纸诉状将装修公司告上法庭,坚决要求装修公司退还已支付的装修款。冯大姐满是委屈地诉苦:“一开始都说好了包工包料,结果他们中途又要钱,不给就直接停工。这房子空了好几个月没人管,我们实在没办法,只能另外找工人接着装修。现在哪怕和他们彻底闹僵,我也一定要讨回一个公道!”

而装修公司也有自己的苦衷:“现在市场行情大家都清楚,装修成本涨得厉害,做冯大姐家这个项目,我们本来就亏了不少。再说,她丈夫把我们老板打伤了,法院调解的1万元医疗费,他们家到现在都没给。我们才是有苦说不出啊!”

承办法官在深入了解情况后,并没有急着开庭审理。法官心里清楚,简单地走流程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只有解开双方的心结,才能让事情得到圆满的处理。于是,法官开始给双方分别算账:“动手打人是违法行为,这1万元的医疗费必须得赔,这是法治社会绝对不能触碰的底线,一分钱都不能赖。但同样的道理,装修没做完就停工不管,让人家没办法正常入住,装修款也理应退还,这是关乎诚信经营的大问题。” 听到法官条理清晰的分析,双方都陷入了沉默,似乎都在反思自己的过错。

法官见此,继续耐心劝说:“你们看看,这段时间因为这事,双方都没少生气,也没少折腾花钱,到底是图什么呢?大家心平气和地坐下来好好谈,把问题解决了,回去之后该好好过日子就过日子,该继续做生意就做生意,不要再互相扯皮,少生点气,这不是皆大欢喜的事吗?” 法官的话就像一把温暖的钥匙,慢慢打开了双方心中那把紧紧锁住的锁。

装修公司率先打破沉默:“其实我们也不是故意要涨价,实在是现在生意太难做了,材料和人工成本都在不停地涨,我们一直都在亏本经营。” 冯大姐也诚恳地表示:“确实是我们太冲动了,现在想想,后悔得不行。”

一来二去,原本僵持不下的局面终于有了松动的迹象。这时,承办法官一句带着浓浓汉味的 “蒜鸟,蒜鸟,都不容易” ,瞬间让紧张的气氛变得轻松起来,引得双方都忍不住笑出声。在这融洽的氛围下,冯大姐当场就向装修公司老板支付了1万元的医疗费,装修公司也很爽快地退还了1.7万元的装修款。曾经剑拔弩张的双方,最终握手言和。他们都感慨道:“早知道法院能把事情处理得这么明白,我们何必绕这么大的弯子,白白折腾这么久呢!”

这场从“砖头相向”到“握手言和”的调解,就像一面镜子,清晰地映照出生活的真实模样。不管纠纷多么复杂难解,法律永远是那杆最公平、最稳定的秤,衡量着是非对错;无论人的脾气有多大,保持理性永远是解决问题最好的良药。遇事不冲动,才是我们在生活中应该秉持的正确态度,也唯有如此,日子才能越过越顺遂。(杨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