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回购月榜:4月官宣回购计划公司环比大增超4倍,拟回购金额上限超700亿元!紫金矿业三天扫货10亿元!

在 4 月,可以说是 A 股回购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4 月初,由于美国 " 对等关税 " 的影响,A 股出现大幅震荡行情。受市场波动影响以及国务院国资委号召,A 股上演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回购热潮,多家央企和行业龙头领衔,4 月份共计有超 240 家上市公司密集发布回购方案,拟豪掷 735 亿元实施回购,不管是公司数量还是拟回购金额,都出现爆发式增长。

同时,波动行情也给上市公司提供了较好的回购良机,4 月 A 股回购交易金额超 260 亿元,环比 3 月大增 73%。其中,徐工机械、宁德时代、贵州茅台等公司单月回购金额均在 10 亿元以上;紫金矿业 3 个交易日即顶格完成 10 亿元大手笔回购计划,进展神速。接下来,每经资本眼研究员就对 A 股 4 月回购动态进行整体扫描和数据分析。

宁德时代、徐工机械等行业龙头领衔,241 家公司拟豪掷 735 亿元回购

据同花顺数据统计,2025 年 4 月约有 241 家公司发布了回购股份预案公告(其中有 14 家为董事长提议相关公告),与 3 月份的 44 家相比,大幅增长逾 4 倍。而以回购公告数据为准,这 241 家公司的拟回购金额上限合计约 735.25 亿元,较 3 月份的 205.87 亿元规模,环比增加约 257.14%。其中拟回购金额上限超过 1 亿元(含)的有 149 家;超过 10 亿元(含)的公司有 20 家。整体来看,4 月份发布回购预案的公司中,不管是公司数量,还是拟回购金额,较 3 月都出现了爆发式增长。

具体个股上,拟回购金额上限居前的公司有宁德时代、徐工机械、美的集团、京东方 A、国泰海通和三一重工等,拟回购金额上限分别为:80 亿元、36 亿元、30 亿元、20 亿元、20 亿元和 20 亿元。

这些公司均为各行业龙头,在关税战的影响下,上述公司迅速行动,领衔掀起回购热潮。动力电池行业龙头宁德时代,4 月 7 日晚间发布回购预案公告,拟回购金额 40 亿 ~80 亿元。半导体显示行业龙头京东方 A 和证券行业龙头国泰海通均在 4 月 8 日盘前发布董事长提议回购的提示性公告,目前国泰海通已回购金额 2.84 亿元。工程机械行业龙头徐工机械和三一重工,于同日分别发布回购预案公告和加快回购公司股份的自愿性披露公告。家电行业龙头美的集团,继 3 月底发布大规模回购方案后,4 月 8 日盘前又发布了新一期的回购计划,两期回购方案拟回购金额上限合计高达 130 亿元。

国务院国资委 4 月 8 日表示,将全力支持推动中央企业及其控股上市公司主动作为,不断加大增持回购力度,切实维护全体股东权益,持续巩固市场对上市公司的信心,努力提升公司价值。上市公司也纷纷响应号召,上述 241 家公司中,发行人企业性质为央企的有 27 家。其中中国中铁拟回购金额最高,为 8 亿 ~16 亿元,回购用途为注销减资。这波回购热潮中,中国中铁是第一家发布回购方案的建筑类破净央企。中国交建紧随其后,于 4 月 22 日发布了关于计划回购的提示性公告,拟回购金额 5 亿 ~10 亿元,用于注销减资。

但截至本文发稿时间,该公司的回购方案还未正式发布。每经资本眼研究员以投资者身份致电中国交建,相关工作人员表示,回购的事情,今年肯定会做,但目前还在履行内部决策流程,待董事会审议通过后就会披露董事会决议公告,然后还需要上董事会审议。那么," 这一回购方案的实施会对公司的资金使用造成压力吗?" 每经资本眼研究员继续追问。上述工作人员表示,公司已经提前做了资金计划,贷款政策也可以用,公司正在看是用自有资金还是用贷款。因为贷款要付利息,会有一些隐性成本;而用自有资金回购股份没有利息,但这个资金还是可以干一些其他事情的,这方面可能会有一些压力。公司会综合考虑。

在本轮 " 回购潮 " 中,各行业龙头、多家央企等先后公告大额回购计划,以真金白银向市场传递积极信号,既彰显了上市公司的资本实力和对未来发展的坚定信心,又充分展现出龙头企业的引领风范和责任担当,这些都有助于中国资本市场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而多家上市公司之所以能够迅速推出回购方案,也得益于央行、证监会等不断优化工具政策要素。5 月 7 日,在国新办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介绍,在回购增持再贷款方面,将贷款最长期限由 1 年延长到 3 年,鼓励银行发放信用贷款,将上市公司回购增持股票的自有资金比例要求从 30% 下降到 10%。

据每经资本眼研究员统计,上述 241 家公司中,约有 105 家取得了《贷款承诺函》,表示将使用回购专项贷款作为资金来源之一。而 3 月份发布回购预案的公司中,仅有 26 家公司的回购资金来源中包含专项贷款。同时,截至本文发稿时间,有 93 家公司已公布了贷款金额上限,贷款总额度上限合计约 199.56 亿元,环比 3 月的贷款总额度上限 118.54 亿元,增加了 68.35%。其中中国中铁贷款额度上限最高,为 16 亿元。有 84 家公司在公告中明确贷款期限不超过 3 年;有 33 家公司在公告中明确贷款比例最高不超过 90%;还有 48 家公司,经计算贷款金额上限与本次拟回购金额上限的比值,贷款比例上限也达到了 90%。

整体上,在政策呵护和上市公司主动出击的双重共振下,4 月 A 股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回购热潮,对于稳定资本市场起到了积极效用。上证指数在 4 月 7 日下跌 7.34% 后,次日迅速反弹并持续上扬,4 月 8 日至 5 月 9 日期间,录得 14 根阳线,累计上涨 7.93%。

4 月回购交易金额环比增长 73%,紫金矿业 3 个交易日顶格完成大手笔回购

4 月的波动行情,既点燃了上市公司的回购热情,也提供了较好的回购机会,当月回购交易金额明显增加。据申万宏源研报,2025 年 4 月,实施回购的交易共有 146 笔,交易金额约 262.9 亿元(仅统计在公开市场上以集中竞价进行回购的,下同),环比 3 月的 152.2 亿元规模,增长了 73%。

同时,每经资本眼研究员发现,4 月实施回购的公司中,多家公司迅速行动。

一是多家公司在 4 月进行了大手笔回购。据同花顺数据统计,正在实施回购的公司中,徐工机械、宁德时代、贵州茅台、三一重工和牧原股份等个股都在 4 月进行了大额回购,单月回购金额分别为:19.46 亿元、15.51 亿元、14.40 亿元、10.55 亿元和 8.60 亿元。其中,徐工机械、宁德时代、三一重工均是 4 月发布的回购预案并正式启动回购,而贵州茅台 3 月仅回购了 3.99 亿元,牧原股份 3 月则为零回购。

徐工机械 4 月回购金额最高,达到了 19.46 亿元,而且回购推进速度非常快。公司 4 月 8 日午间发布回购预案公告,拟回购金额 18 亿 ~36 亿元,当日即开启了首次回购。根据公司最新公告,截至 5 月 7 日,已累计回购金额 21.42 亿元。目前该回购方案仍在继续推进中。而 4 月 29 日,该公司又发布了另一个新的回购计划,拟回购金额 3 亿 ~6 亿元,用于注销减资。一个月之内接连推出两份回购方案,彰显了公司对于股东回报的高度重视。

二是多家公司宣布加快回购进度,这在 A 股市场上较为罕见。据每经资本眼研究员在沪深两市官网检索发现,4 月 8 日 ~4 月 9 日期间,约有 14 家公司纷纷集中公告将加快回购进度," 以维护广大投资者的利益,增强投资者对公司的投资信心,稳定及提升公司价值。" 这些公司,不仅有招商公路、中国外运等招商系六大央企,还有贵州茅台、广汽集团等地方国企,以及复星医药、温氏股份、精智达等私营企业。而 14 家公司也以实际行动践行这一承诺,在 4 月份均实施了回购动作,单月回购金额合计约 40.82 亿元。

三是 4 月发布回购预案的公司中,有 8 家公司均在当月已完成回购计划,平均用时仅 6 个交易日,堪称 " 闪电战 "。它们分别是:紫金矿业、德赛西威、华工科技、上能电气、国投智能、康希通信、光峰科技和东山精密。

其中紫金矿业实际回购金额最高。根据公司公告,该公司 4 月 8 日盘前发布回购预案公告,拟回购金额 6 亿 ~10 亿元。当日即大手笔回购 5 亿元,4 月 10 日即完成回购,累计回购总金额 10 亿元。也就是说,紫金矿业只用了三个交易日,即顶格完成本次回购方案。其回购速度和回购规模,都彰显了公司对自身未来发展前景的信心。

这一信心的背后,有公司持续稳健的业绩表现做支撑。紫金矿业自 2008 年上市以来至 2024 年,营收数据已经连续 17 年正增长,归母净利润也从 2016 年开始连续 9 年正增长。2025 年继续保持强劲增长势头,第一季度营收 789.28 亿元,同比增长 5.55%;归母净利润 101.67 亿元,同比增长 62.39%,单季归母净利润创历史新高。

另外 7 家公司,上能电气回购周期最短,仅用时 1 天,回购了 5000 万元即宣布计划完成;德赛西威 5 个交易日顶格完成 6 亿元;东山精密 15 个交易日回购 1 亿元,用时最长。8 家公司平均回购时长约 6 个交易日。

免责声明:本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