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51020” 湖北现代产业体系这样建!
坚实的产业基础是支点建设的重要支撑。今年一季度,湖北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达 8.1%,服务业增加值增长 6.5%,均高于 GDP 增速,为湖北经济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如何推进产业倍增战略?湖北提出产业能级跃升、科产融合等七大行动,共 21 项重点任务,目标到 2030 年全省工业规模达到 10 万亿级,服务业规模达到 5 万亿级;到 2035 年产业发展能级跃居全国前列,主要产业指标进入全国第一方阵。
以转型为推动力 实数融合赋能产业升级
实现倍增,推动力来源于转型。

国家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顶级节点指挥大厅
在位于光谷的国家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顶级节点指挥大厅里,一块大屏上可以实时看到重点企业重点产业的运行数据。截至目前,已经有超过 4 万家工业企业运行数据接入这一顶级节点。

亚为电子数字化生产系统
去年,武汉亚为电子科技通过接入节点,打破信息孤岛,和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实现数据互通,极大地提升了自身的生产效率和精准性,产业链联系更加紧密、韧性更强。" 制造业企业传统的独立平台效率低,数据孤岛严重,通过节点贯通后,我们能实现高速、低成本、高可靠数据融通。比如质量检测标识系统就可以将产品质量提升 30%,维护效率提升 25%,成本节约 30%。并且我们通过打通产供销等多方面数据,可以跟上下游企业实现跨企业、跨部门标识数据共享,更快响应、更快联动,实现我们整个产业链企业协同发展,甚至是跨产业的集群式协同创新。" 亚为科技数字化运营负责人表示。

黄石大冶有色智能工厂
眼下,湖北正大力实施实数融合赋能行动,成体系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截至目前, 湖北已有 30 个项目入选国家《2023 年 5G 工厂目录》,数量排名全国第三;建成国家 5G 工厂 7 家,位居全国第二。
以创新为创造力 科产融合领航产业突破
实现倍增,创造力来源于创新。

在国家信息光电子创新中心内,全球首款 145GHz 电光调制器正在做最后的量产测试,这是高速大容量光通信系统的关键核心器件。
这个创新中心由三家光电子信息龙头企业为主要股东,联合 11 家光电子器件企业和科研单位共同组建,研发方案有没有人用、产品是否能量产、市场是否认可是科研人员问得最多的问题。
中心项目管理总监周雪告诉长江云新闻记者," 我们坚持面向生产端,对于符合创新中心技术规划和重点客户产业需求的项目,第一时间就能成立项目组,并且通过创新机制改革,产品获得的利润越大,研发团队的分红越高。" 在这个中心里,创新正以一个点的技术突破,最终带动上下游培育完善,实现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

湖北九峰山实验室
眼下,湖北正实施科产融合领航行动,在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同时,搭建以 " 用 " 为导向的产业创新平台,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以 "1 家国家实验室 +10 家湖北实验室 +8 个大科学装置 +163 个国家级创新平台 +525 家新型研发机构 " 为主体的科技力量矩阵加速形成。
" 我们将统筹推进技术攻关、平台建设、成果转化等,重点破解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的体制机制‘堵点卡点’,努力打造科产业融合‘湖北样板’。" 湖北省经信厅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以聚链成群为驱动力 打造竞争力 " 系统优势 "
实现倍增,驱动力来源于聚链成群。

荆州美的工业园
在荆州经开区,亿卓实业的全新厂房正在加紧建设,作为当地家电产业链企业之一,他们有望未来三年内产值突破 6 亿元。在当地,围绕链主企业美的打造出了 "20 分钟配套 " 的智能家电产业链,年产值已经超过千亿。

亿卓实业智能产线
" 新工厂离美的在荆州的三个工厂直线距离都不超过 10 分钟,生产出来的产品可以第一时间送到客户手中,保证了我们库存零压力。同时,我们在美的同志帮助下进行数字化改造,双方打通生产数据,生产效率提升了 20%,实时库存降低了 15%。" 亿卓实业副总经理陈明告诉记者。
眼下,湖北正实施链群协同提质行动,推动光电子信息、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工业母机等产业集群迈向世界级,围绕纺织服装、磷化工等重点产业,搭建楚象、华纺链等 8 家重点产业供应链平台,推动产业从 " 点的突破 " 到 " 链的协同 " 再到 " 群的跃升 "。
迈向六万亿 湖北 " 三线并进 " 打造产业新版图

迈向六万亿台阶,湖北坚持通过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未来产业前瞻布局的 " 三线并进 " 战略,让产业版图聚势突破:新能源汽车产量占汽车总产量的比重,从 2023 年的 21.7% 上升至 2024 年的 36.5%;光芯屏端网、汽车制造与服务、大健康三大产业产值突破万亿;人形机器人、脑机接口、第四代半导体等 " 新势力 " 竞逐 " 新赛道 ",今年一季度,湖北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 21.4%。

在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副院长鄢一龙看来," 当下全球产业链正加速解构与重构,区域竞争已从‘比较优势’之争演变为‘系统韧性’之战。湖北眼下发展关键在于抓住了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资金链的深度融合,呈现出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的态势,未来湖北将打造出竞争力与支撑力并存的现代产业集群。"
来源:长江云